當我踏出電梯,院裡正是一片混亂 身為住院醫師的我回院值班 去增援分娩生產部門 我看到產房裡一大群的醫生和護士 圍在一個產婦身邊 拼命地搶救她的生命 她已經休克了 在我抵達的前幾個小時 她剛產下一名健康的男嬰 突然,她虛脫休克,沒有反應 並伴有嚴重的血崩(子宮出血) 我進入產房時 裡面聚集了不同的醫護人員 但她已沒有了生命跡象 醫療團隊嘗試搶救她的生命 但儘管每個人都盡了最大的努力 她還是走了 我仍記得那個父親悲傷欲絕的哭聲 穿透了我和那層樓所有人的心 那本該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 但卻變成了最痛苦的一天 我多希望這個悲劇只是個單一事件 但很遺憾,它並不是 在美國,每一年 有 700 至 900 位女性 死於妊娠相關的疾病 最令人震驚的是 我們的孕產婦死亡率 遠高於其他高收入國家 且非白人女性更為嚴重 在過去十年中 我們孕產婦死亡率攀升 然而其他國家都在下降 這其中最大的悖論是什麼? 我們花在衛生保健上的費用 高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大約是我當住院醫師遇到 那位母親往生的那段時間 我自己也成為母親 即便擁有這個領域的背景和知識 我對鮮少人會關注提供孕產婦 高品質的保健而感到吃驚 我思考著這意味著什麼呢 不僅為我,更為千千萬萬的女性 或許是因為我的父親是位民權律師 我的父母很有社會意識 也要求我們要堅守自己的信念 或是因為出生在牙買加的他們 移居美國 並得以實現美國夢 又或我在接受住院醫師培訓時 親眼目睹 低收入的非白人婦女 在我們的醫療體系下 如何被惡劣地對待 不論如何,我有責任站出來 不僅為我自己 更為所有的女性 尤其是那些被醫療體系邊緣化的人 於是我決定致力於改善孕產婦保健 所以,造成母親們死亡的原因為何? 心血管疾病、失血 高血壓引發的癲癇及中風 血栓和感染 這些是美國孕產婦死亡的 部分主要原因 然而孕產婦死亡還只是冰山的一角 每一例的死亡都代表著 有超過 100 位的女性 遭受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嚴重併發症 每年有超過 60,000 名女性 會碰到其中的一項 這些併發症稱為孕產婦重大疾病罹患率 在美國呈現上升趨勢 而且它們會改變人的一生 據估計,在美國 每 400 萬次分娩中 1.5% 至 2% 會出現這些病症 也就是每小時有 5 到 6 位女性 會出現血栓、癲癇、中風 接受輸血 終端器官損傷,如:腎衰竭 或是其他悲劇 這件事情最無法原諒的部分是 這當中有 60% 的 死亡和嚴重併發症 是可以預防的 60% 可以「預防」 是指有可實施的具體措施和標準流程 來預防憾事的發生 並拯救這些女性的生命 而這並不需要昂貴的新技術 只需要運用我們已知的知識 並確保醫院間的標準要一致 例如,如果一位產婦 在分娩過程中出現了高血壓 我們能及時給她正確的抗高血壓藥 我們就能防止中風 如果我們準確記錄 分娩時的失血情況 我們就能更快地發現大出血 從而拯救產婦的生命 未來我們確實可以降低 這些悲慘事件的發生率 但前提是我們需重視 對孕產婦產前、產中 和產後的醫療照護品質 如果我們將整體醫療照護品質 提高到應有的標準 我們就可大大降低 死亡和嚴重併發症的機率 好消息是 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些地區落實了這些標準 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幾年前,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 聯合了其他醫療機構 像我一樣的研究員和社區組織 他們希望在全國的醫院 和醫療體系中 執行標準化的醫療照護 他們的方法是成立一個叫做: 孕產婦健康創新聯盟 即 AIM 計畫 旨在透過高品質和安全的新措施 來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和孕產婦重大疾病罹患率 這個組織針對最可預防的 孕產婦死亡病因 構建了一系列的「醫療工具包」 AIM 目前應能涵蓋全美 超過 50% 的分娩所需 醫療工具包裡有什麼呢? 實證醫療、醫療計畫、程序步驟 用藥指導、醫療器材 以及其他相關的醫療用品 以大出血工具包為例 遇到大出血時 需要有一台治療推車 裡面裝有醫護人員急救所需的醫材: 靜脈注射管線、氧氣面罩、藥物 檢查表及其他醫療器材 接著你需要測量失血量的用品: 海綿塊和棉墊 醫護人員不僅目測失血量 還把這些海綿塊和棉墊收集起來稱重 或用更先進的技術來準確評估失血量 大出血工具包還包括 大量輸血的急救方案 以及定期的培訓與演練 加州在醫療工具包的 應用上已然成為急先鋒 這就是為什麼採用了 醫療工具包的加州醫院 在第一年裡因出血死亡的 產婦人數減少了 21% 然而國內醫療工具包的應用 卻存在著良莠不齊或不完整的現象 比如實證醫療和對安全的注重 因各醫院而異 醫療照護品質也有所差異 在美國,非白人女性的 醫療差別待遇最為嚴重 在國內黑人女性死於妊娠相關疾病的 機率是白人女性的 3 至 4 倍 這個統計數據顯示的是 所有在美國妊娠的黑人女性 無論她們是否在美國出生 很多人將差異歸咎於收入差距 但這超越了社會階級 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 黑人女性的死亡率 比一個學歷不到高中的 白人女性高 2 倍 且她在生產時出現重大產科併發症的 機率比白人女性高 2 至 3 倍 人們總說「教育可以改變人生」 但在這個例子裡,卻行不通 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統計 在產前、產後所有人口的 健康基準差距中 黑人與白人間的差距最大 這些差異在一些城市中更為明顯 如:在紐約 黑人女性死於妊娠相關疾病的機率 是白人女性的 8 至 12 倍 我想大家都聽說過 沙隆 · 歐文醫生令人痛心的故事 她是在產後離世的美國疾病管制 與預防中心的流行病學家 不到一年前 她的故事被 ProPublica 和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導 最近,我在一個會議上 很榮幸地聽到了她母親的演說 所有聽衆都為她流下熱淚 沙隆曾是一位出色的流行病學家 她致力於研究不同種族、民族 所受到的醫療差別待遇 36 歲時,她產下了 人生中第一個孩子 她是非裔美國人 沙隆經歷了艱難的妊娠過程 最終產下了一名健康女嬰並出院了 三週後,她死於高血壓併發症 在這三週裡 她由專業的醫療人員看診了四、五次 但沒有人傾聽她的主訴 也沒人辨識出她的嚴重病症 沙隆的故事只是衆多 美國不同種族的 醫療差別照護的故事之一 越來越多人瞭解到 醫療保健的社會決定因素 例如種族歧視、貧窮 教育、隔離的住宅區 導致了醫療差異的擴大 但沙隆的故事突顯了另一潛在因素: 醫療照護的品質 產後醫療照護缺乏標準程序 在那三週中,沙隆多次去醫師那看診 但她還是死了 分娩時的醫療照護品質 在美國是造成不同種族間 孕產婦死亡率和重大疾病罹患率 差異的潛在因素 而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它 我們和其他的研究團隊已證明 由於各種原因 黑人女性往往會在某些特定醫院分娩 排除病人自身的風險因素 這些醫院的黑人和白人女性 經常面臨更高的孕期風險 這種現象存在於整個美國 約 75% 的黑人女性 會在這些特定醫院分娩 但少於 20% 的白人女性 會選擇這些醫院 在紐約 女性在分娩時,發生 具生命危險併發症的機率 在不同醫院間有高達 6 倍的差距 所以,黑人女性在醫院分娩時 面臨更高的風險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產科醫院間的差異 解釋了近半數黑人與白人女性間 差異的原因 如果我們想要在美國 擁有真正公平的醫療照護 就必須設法解決這些社會決定因素 其中很多因素根深蒂固 需要投入時間去解決 同時我們可以處理醫療品質的問題 在整個醫療照護期中 提供高品質的醫護服務 意味著為生育期的女性 提供安全而可靠的避孕方法 在孕前,提供孕前保健 從而管理慢性病並優化健康狀態 在孕中,提供高品質的產前和分娩保健 從而保障母子的健康 在孕後,提供產後 和兩次孕間期的保健 可讓媽媽為下一個健康的寶寶 和健康的生活做好準備 這個方法運用在瑪麗亞身上時 確實造成了天大的差異 她在產檢後發現血壓增高而住院 瑪麗亞 40 歲 這是她的第二次懷孕 兩年前她第一次懷孕時 她同樣在產前最後幾週 感到身體不適 並出現了幾次血壓偏高現象 但醫護人員不以為意 他們只是告訴她:「別擔心,會好的 這是第一次懷孕 你只是有點緊張罷了」 但瑪麗亞的狀況並沒有改善 她在分娩時癲癇發作 不過這一次,醫療團隊 認真傾聽了她的主訴 他們的問診精準而詳細 她的醫生告知了她 子癇前症的徵兆和症狀 並告訴她,如果感到身體不適 她需要回診做檢查 這一次瑪麗亞回診後 她的醫生立即將她送往醫院 在醫院,醫生囑咐了立即的檢測 他們將她接上各種監視器 並特別關注她的血壓 監測胎兒心率 給予靜脈注射用藥來防止癲癇發作 當瑪麗亞的血壓過高 有引發中風的危險時 醫生和護士立即採取行動 他們在 15 分鐘內反覆測量血壓 然後宣佈高血壓危症 根據最新而有效的方案 給她正確的靜脈注射用藥 他們團隊協作有條不紊 成功地降低了她的血壓 最終,他們將一場悲劇 逆轉為成功的故事: 瑪麗亞的危險症狀得到了控制 並產下了一名健康的女嬰 在瑪麗亞獲准出院前 她的醫生再次告知 子癇前症的徵兆和症狀 以及檢查血壓的重要性 特別是產後第一週 醫生還告訴她 產後保健事項和可能發生的狀況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 她持續到兒科醫師那裡回診 檢查嬰兒的健康情況 同樣重要的是 她之後也到婦產科回診 檢查她的健康狀況和血壓 並幫成為新生兒母親的她 解答其關心在意的問題 以上就是整個醫療照護期 該有的高品質醫療服務 是可以做到這個樣子的 如果每個社區的孕婦 都能得到這樣高品質的醫療照護 並在遵循標準醫療制度的機構裡分娩 我們的孕產婦死亡率 和孕產婦重大疾病罹患率 就能大幅驟降 我們的國際排名將不再令人汗顏 但事實是,幾十年來 我們的孕產婦死亡率 和嚴重產科併發症的發生率 高到令人無法接受 幾十年來母親、嬰兒和家庭 都承受著極具破壞性的後果 卻沒有人採取行動 近期媒體對居高不下的 孕產婦死亡率的報導 讓公衆意識到 高品質的孕產婦醫療照護 其實不難獲得 問題是: 我們的社會準備好要重視 每個社區中的孕婦了嗎? 就我而言,我正竭盡所能地 確保當我們這樣做時 我們擁有充足的技術和實證基礎 往前大步邁進 謝謝大家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