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0:00:06,814 --> 00:00:14,045 一般 20 歲的人知道 27,000 至 52,000 個不同的字。 2 00:00:14,045 --> 00:00:20,053 60 歲前,該數目一般在 35,000 至 56,000 之間。 3 00:00:20,053 --> 00:00:24,330 如果將它們唸出來, 大部份的字不用花到一秒鐘。 4 00:00:24,330 --> 00:00:28,535 聽到每個字時, 大腦都必須快速做決定: 5 00:00:28,535 --> 00:00:32,235 上千個選項中的哪一個 吻合你聽到的聲音? 6 00:00:32,235 --> 00:00:36,345 大約 98% 的時間, 大腦會選出正確的字。 7 00:00:36,345 --> 00:00:37,475 但大腦如何做到呢? 8 00:00:37,475 --> 00:00:41,115 語音理解不同於閱讀理解, 9 00:00:41,115 --> 00:00:44,375 但類似於手語理解── 10 00:00:44,375 --> 00:00:48,437 雖然人們對口語辨識的 研究比手語多。 11 00:00:48,861 --> 00:00:51,421 我們能夠理解語音的關鍵 12 00:00:51,421 --> 00:00:54,691 在於大腦能夠並行處理, 13 00:00:54,691 --> 00:00:58,691 意思是它可以同時做多種不同的事。 14 00:00:58,691 --> 00:01:01,301 大多數理論假設 我們所知道的每個字 15 00:01:01,301 --> 00:01:05,771 分別由只負責一項工作的 處理單元來代表: 16 00:01:05,771 --> 00:01:10,931 該工作是評估傳入語音 與該特定單字匹配的可能性。 17 00:01:10,931 --> 00:01:15,139 對大腦來說,代表單字的處理單元 18 00:01:15,139 --> 00:01:21,211 很可能是大腦皮層中 一組神經元的激發活動。 19 00:01:21,591 --> 00:01:23,506 當聽到一個字的開頭音節時, 20 00:01:23,506 --> 00:01:27,286 可能會有幾千個處理單位活躍起來, 21 00:01:27,286 --> 00:01:29,352 因為當只有字的開頭音節, 22 00:01:29,352 --> 00:01:31,532 會有很多可能的匹配。 23 00:01:31,532 --> 00:01:33,733 繼續講字的其他音節時, 24 00:01:33,733 --> 00:01:38,705 更多的單元會發現 缺乏某個重要的訊息, 25 00:01:38,705 --> 00:01:40,666 隨之失去了活性。 26 00:01:40,666 --> 00:01:43,126 可能在字的結尾前, 27 00:01:43,126 --> 00:01:48,090 只有一個激活模式保持活躍, 並對應於一個字, 28 00:01:48,090 --> 00:01:50,558 這就是所謂的「識別點」。 29 00:01:50,828 --> 00:01:53,648 在琢磨一個字的過程中, 30 00:01:53,648 --> 00:01:56,718 活躍的單位會抑制其他單位的活動, 31 00:01:56,718 --> 00:01:58,838 從而省下重要的毫秒。 32 00:01:58,838 --> 00:02:03,215 大多數人每秒最多可理解 8 個音節。 33 00:02:03,635 --> 00:02:06,965 可是目標不只是辨識那個字, 34 00:02:06,965 --> 00:02:10,415 還要找出內在含義。 35 00:02:10,415 --> 00:02:14,195 在字還未完全辨識出之前, 36 00:02:14,195 --> 00:02:16,875 大腦會同時找出許多可能的字義。 37 00:02:16,875 --> 00:02:22,018 我們從研究中瞭解到, 即使一聽到字的片段── 38 00:02:22,018 --> 00:02:23,298 譬如 「首」── 39 00:02:23,298 --> 00:02:26,798 聽者也會開始找多個可能的字義, 40 00:02:26,798 --> 00:02:31,970 比如「首領」或「首都」, 在整個字唸完前就會這麼做。 41 00:02:31,970 --> 00:02:35,120 這間接說明我們每聽到一個字時, 42 00:02:35,120 --> 00:02:38,480 腦中會很快地迸出許多字義, 43 00:02:38,480 --> 00:02:43,034 到達辨識點時, 大腦已選中一個字義。 44 00:02:43,291 --> 00:02:46,221 如果提供有上下文的句子, 45 00:02:46,221 --> 00:02:50,551 而不是隨機的一串單字時, 識別過程的速度會加快。 46 00:02:50,821 --> 00:02:56,673 上下文也會導引我們瞭解 具有多種解釋的字的正確意義。 47 00:02:56,673 --> 00:02:59,009 例如「蝙蝠(球棒)」 或「吊車(鶴)」, 48 00:02:59,009 --> 00:03:02,822 或在同音字的情況下, 例如 “no” 或是 “know”。 49 00:03:03,009 --> 00:03:07,393 對多種語言的人而言, 他們正在聽的語言是另一種提示, 50 00:03:07,393 --> 00:03:12,421 能夠去除不符合這語言的可能單字。 51 00:03:12,706 --> 00:03:16,706 那麼,如果要在此系統中 加入全新的字呢? 52 00:03:16,706 --> 00:03:20,706 即使是成年人,也可能每隔幾天 就會遇到一個新的字。 53 00:03:20,706 --> 00:03:25,102 但是,如果每個字都視為 一種精細活動模式, 54 00:03:25,109 --> 00:03:27,439 且分佈在許多神經元上, 55 00:03:27,439 --> 00:03:31,992 我們如何避免新的字覆蓋舊的字呢? 56 00:03:31,992 --> 00:03:34,322 我們認為,為避免這個問題, 57 00:03:34,322 --> 00:03:39,085 新的字會先存在大腦海馬區中, 58 00:03:39,085 --> 00:03:42,693 離大腦皮層中的 主要單字存儲區很遠, 59 00:03:42,693 --> 00:03:46,063 所以它們不與其他單字共用神經元。 60 00:03:46,063 --> 00:03:49,073 經由多個夜晚的睡眠, 61 00:03:49,073 --> 00:03:54,470 新字逐漸轉移過來, 與舊字交織在一起。 62 00:03:54,470 --> 00:03:57,990 研究人員認為, 這種緩慢的新字獲得過程 63 00:03:57,990 --> 00:04:01,354 有助於避免破壞現有單字。 64 00:04:01,354 --> 00:04:02,774 所以在白天聊天時, 65 00:04:02,774 --> 00:04:07,304 無意識的神經元活動 會迸出許多字義來; 66 00:04:07,304 --> 00:04:09,075 到了晚上,我們休息, 67 00:04:09,075 --> 00:04:13,762 可是大腦忙著將新知識 整合到單字網絡中。 68 00:04:14,222 --> 00:04:17,837 這個過程確保我們醒來時, 69 00:04:17,837 --> 00:04:21,595 已經為不斷變化的 語言世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