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塑膠無所不在。 所有的塑膠都起源於一個小物品—— 還不是塑膠製成的。 幾世紀以來,撞球是由象牙製作而成。 然而,19 世紀時, 過度獵象導致象隻的數量下降。 撞球製造商開始尋找替代品, 重金徵才。 1863 年,美國人 約翰·衛斯理·海特接下挑戰。 接下來的五年, 他發明了一種新的材質叫賽璐珞。 由纖維素製造而成, 存在與木頭和稻草的化合物。 海特迅速發現賽璐珞 無法解決撞球的問題—— 賽璐珞材質不夠重, 球彈跳的不大對勁。 但賽璐珞可以上色,加印圖樣 模仿較為昂貴的材質, 如:珊瑚、 龜甲、琥珀及珍珠母。 他創造出為人所知的第一個塑膠。 「塑膠」這一詞可用來描述 聚合物所製成的任何材質, 即是由重複亞基所組成的大型分子。 這包含所有的人造塑膠, 及生物體中許多的物質。 但一般來說,當人們提到塑膠時, 人們所指的是人造材質。 這些材質有統一的特徵: 起初柔軟且可塑性高 可以塑成特定的形狀。 雖然賽璐珞得獎, 成為第一個正式的塑膠, 賽璐珞高度易燃,製造時很危險。 所以發明家開始尋找替代品。 1907 年,一名化學家結合苯酚—— 煤焦油的廢棄物—— 與甲醛, 創造出堅固的新種化合物 稱酚醛樹脂。 比起賽璐珞,酚醛樹脂較不易燃, 製造酚醛樹脂的原材料更垂手可得。 酚醛樹脂只是個開始而已。 1920 年代,研究員首次開發 商用的聚苯乙烯, 一種用來隔音、隔熱的海綿狀塑膠。 不久之後,靈活卻堅固的 聚氯乙烯或稱乙烯基誕生了。 壓克力創成了透明、 抗震碎板,仿似玻璃。 1930 年代,尼龍成了新矚目—— 一種仿似絲綢卻更為堅固的聚合物。 1933 年開始,聚乙烯成為 最靈活百變的塑膠。 至今,什麼都是用聚乙烯製造, 不管是購物袋,或是洗髮精罐, 還是防彈背心。 新的製造技術伴隨著 這些新材料的興起。 注射製模這一技術的發明, 可輕而易舉地讓融化的塑膠 注入任何形狀的模具。 注入後,塑膠會迅速成為固體。 產品的種類和形狀出現了新的可能 。 這也成為廉價、快速、 大量生產塑膠的方法。 科學家希望這經濟實惠的新材料 能讓原本高價的產品更親民, 供更多人使用。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塑膠被拉去從軍了。 戰爭期間,美國塑膠產量多了四倍。 軍人頭戴有塑膠襯裏的頭盔, 身穿防水的乙烯基雨衣。 機師座艙是樹脂玻璃 (防震碎塑膠)製作而成的, 並倚賴以耐用尼龍所製成的降落傘。 之後,戰爭時期興起的塑膠製造商 轉戰消費品。 塑膠開始取代 木頭、玻璃、布料等材料 用來製造傢俱、衣服、 鞋子、電視和收音機。 萬變的塑膠為包裝業帶來新的可能; 主要為延長食物和 其他產品的保鮮時間。 一夕之間,出現了塑膠垃圾袋、 有彈性的保鮮膜、 可擠壓的塑膠瓶、外帶盒、 裝蔬果、肉類的塑膠盒。 短短幾十年,這個靈活的材質, 迎來了所謂的「塑膠世代」。 塑膠世代為人們帶來 便利和成本效益, 卻也製造出令人震撼的環境問題。 許多塑膠是用不可再生的 資源製成的。 塑膠包裝被設計成一次性使用產品, 然而,有些塑膠需要 幾世紀的時間才能分解, 累積成大量的廢棄。 這個世紀,我們得把精力放在 創新的解決辦法—— 減少塑膠用量、 發展可生物分解的塑膠, 並尋求新方法來回收現有的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