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如何用古老的智慧建設有韌性的未來

  • 0:01 - 0:04
    當你想到世界建築奇觀時,
  • 0:04 - 0:06
    你看到了什麼?
  • 0:06 - 0:08
    吉薩金字塔的偉大,
  • 0:08 - 0:12
    或古羅馬驚人的輸水道?
  • 0:12 - 0:16
    這兩者都是人類創新的驚人壯舉。
  • 0:16 - 0:18
    身為一名建築師,
  • 0:18 - 0:20
    我常想知道,為什麼我們要紀念
  • 0:20 - 0:26
    崩壞已久的古代文明奇觀的遺跡?
  • 0:26 - 0:30
    我周遊世界研究古代發明,
  • 0:30 - 0:36
    我發現土著技術
    在現存的文明中仍在使用。
  • 0:36 - 0:40
    其中有些文明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
  • 0:40 - 0:43
    他們生活在地球上最偏遠的地方,
  • 0:43 - 0:47
    歷代面臨著沙漠的乾旱
  • 0:47 - 0:51
    和頻繁的洪水等極端環境。
  • 0:51 - 0:53
    幾年前,我前往印度北部
  • 0:53 - 0:56
    一個俯瞰孟加拉平原的地方,
  • 0:56 - 0:59
    那裡的卡西族人生活在一片森林中,
  • 0:59 - 1:03
    降雨量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多。
  • 1:03 - 1:05
    在季風季節,
  • 1:05 - 1:08
    村莊之間的交通被洪水阻斷。
  • 1:08 - 1:11
    洪水將整個地景
  • 1:11 - 1:15
    從一片森林變成孤立的島嶼。
  • 1:15 - 1:18
    這個山地部落已經發展出活根橋,
  • 1:18 - 1:21
    這些橋樑是經由引導樹根
  • 1:21 - 1:24
    攀附在精心建構的鷹架來築成的,
  • 1:24 - 1:27
    樹根粗到幾乎無法用雙臂環抱。
  • 1:27 - 1:31
    好幾代的卡西族男人、女人和小孩
  • 1:31 - 1:33
    一直照顧著這些樹根,
  • 1:33 - 1:35
    讓它們長到水流對岸,
  • 1:35 - 1:40
    然後把根種到土裡,
    讓這座橋越老卻越堅固。
  • 1:40 - 1:45
    栽培活根橋是個
    延續了 1,500 年的傳統,
  • 1:45 - 1:49
    已建造出 75 座
    這種不可思議的結構。
  • 1:49 - 1:52
    雖然它們需要 50 年才能長成,
  • 1:52 - 1:56
    但在這地形中能夠持續好幾個世紀。
  • 1:56 - 1:58
    在世界各地,
  • 1:58 - 2:03
    我看到了幾千年來
    生活在洪水中的文明,
  • 2:03 - 2:07
    他們因發展這些古老技術
    而得以與洪水共存。
  • 2:07 - 2:10
    在伊拉克南部,
  • 2:10 - 2:14
    由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
    匯合而形成的濕地
  • 2:14 - 2:18
    孕育著一個水域文明。
  • 2:18 - 2:23
    六千年來,阿拉伯的馬丹人 (Ma'dān)
    生活在人造島嶼上漂浮的村莊,
  • 2:23 - 2:28
    這些島嶼是由一種
    生長在它們周圍的蘆葦建造的。
  • 2:28 - 2:32
    這種卡薩布蘆葦
    是他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32 - 2:35
    它是水牛的食物,
  • 2:35 - 2:37
    也可做成人吃的麵粉。
  • 2:37 - 2:42
    這些可生物分解的漂浮島嶼
  • 2:42 - 2:45
    和他們在三天內
    就蓋好的大教堂般的房子
  • 2:45 - 2:47
    也是用這種蘆葦當建築材料。
  • 2:48 - 2:50
    乾燥的卡薩布蘆葦
  • 2:50 - 2:52
    可以捆成柱子,
  • 2:52 - 2:56
    可用來編織成地板、屋頂或牆壁,
  • 2:56 - 2:59
    也可以搓成繩索,
  • 2:59 - 3:04
    用來固定這些建築,
    而不需要任何釘子。
  • 3:04 - 3:05
    這些馬丹村莊
  • 3:05 - 3:10
    歷代都建在沼澤地裡
  • 3:10 - 3:16
    漂浮了 25 年的島嶼上。
  • 3:16 - 3:20
    當下全球的注意力
    都集中在新冠病毒疫情上,
  • 3:20 - 3:24
    但城市仍在下沉,海平面仍在上升。
  • 3:25 - 3:29
    高科技當然能幫我們解決部分問題,
  • 3:29 - 3:32
    但在我們急於走向未來時,
  • 3:32 - 3:34
    往往會忘記過去。
  • 3:34 - 3:38
    在世界的另一些地方,
    河流被人類污水污染,
  • 3:38 - 3:45
    有個 1,500 萬人口的城市
    用洪泛平原清理廢水。
  • 3:45 - 3:47
    在加爾各答邊緣,
  • 3:47 - 3:51
    傍著山坡下冒著煙的垃圾場,
  • 3:51 - 3:57
    並有公路貫穿的一個
    由三百個魚池構成的土著技術,
  • 3:57 - 4:01
    為這個城市淨化廢水並生產食物。
  • 4:01 - 4:05
    陽光加上污水,
  • 4:05 - 4:09
    結合藻類和細菌之間的共生,
  • 4:09 - 4:11
    廢水被分解。
  • 4:11 - 4:14
    接著由魚池進一步淨化,
  • 4:14 - 4:17
    歷時約需 30 天。
  • 4:17 - 4:19
    而這項創新
  • 4:19 - 4:25
    不僅僅是一個不仰賴
    化學和煤炭能源的淨水模型。
  • 4:25 - 4:28
    由於加爾各答的核心
    沒有適當的水處理設施,
  • 4:28 - 4:31
    這是城市廢水在進入孟加拉灣前
  • 4:31 - 4:35
    在下游淨化水質的唯一方法。
  • 4:35 - 4:39
    我覺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是,
  • 4:39 - 4:43
    在亞洲和歐洲的城市
  • 4:43 - 4:46
    開始複製和這一模一樣的系統時,
  • 4:46 - 4:51
    加爾各答卻在努力挽救它
    免受現代化發展的影響。
  • 4:51 - 4:55
    為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處理洪水,
  • 4:55 - 4:59
    托菲努(Tofinu)部落
    開發了非洲最大的湖城。
  • 5:00 - 5:03
    Ganvié——意思是「我們活下來了」——
  • 5:03 - 5:07
    是高蹺的房子,圍繞一個運河系統,
  • 5:07 - 5:10
    運河上可以划行獨木舟。
  • 5:10 - 5:14
    皇家廣場四周圍繞著
    3,000 座高蹺建築,
  • 5:14 - 5:17
    其中有郵局、
  • 5:17 - 5:19
    銀行、清真寺,
  • 5:19 - 5:20
    甚至還有幾間酒吧。
  • 5:20 - 5:25
    四周圍繞著 12,000 個魚類養殖圍場,
  • 5:25 - 5:27
    或稱為紅樹林阿卡賈(acadja)。
  • 5:27 - 5:33
    這個不用化學物質的人工礁岸
    幾乎覆蓋了瀉湖的一半,
  • 5:33 - 5:36
    為生活在瀉湖周圍的
    一百萬人提供食物。
  • 5:36 - 5:38
    令我吃驚的是,
  • 5:38 - 5:43
    雖然單一個阿卡賈相當微不足道,
  • 5:43 - 5:46
    但有 12,000 個的時候,
  • 5:46 - 5:51
    就成了一項跟現代
    水產養殖規模一樣的土著技術。
  • 5:51 - 5:55
    現代水產養殖產業
    是紅樹林生態系的最大威脅,
  • 5:55 - 6:00
    但這項技術卻讓生物多樣性
    比過去增加。
  • 6:00 - 6:03
    就在今年早些時候,
    當我回到澳大利亞的家中時,
  • 6:03 - 6:05
    最瘋狂的事情發生了。
  • 6:05 - 6:09
    雪梨周圍叢林大火燃燒的灰燼
  • 6:09 - 6:11
    在邦迪海灘上飄下。
  • 6:11 - 6:13
    我們因為擔心碳排放,
  • 6:13 - 6:14
    而不是病毒傳播,
  • 6:14 - 6:17
    已經戴著口罩。
  • 6:17 - 6:21
    空氣中的煙柱太大,
  • 6:22 - 6:24
    延伸遠至紐西蘭。
  • 6:24 - 6:30
    這群野火是我們見過的最慘烈的一次,
  • 6:30 - 6:34
    但此時意想不到
    卻十分驚人事情發生了,
  • 6:34 - 6:39
    澳大利亞土著從事
    火棍農業栽培的祖傳土地,
  • 6:39 - 6:42
    在四周森林大火肆虐下仍得以倖存。
  • 6:42 - 6:44
    這些古老的森林之所以能保留下來,
  • 6:44 - 6:47
    是由於土著世代相傳,
  • 6:47 - 6:53
    在特定季節點燃小而慢的冷火。
  • 6:53 - 6:59
    雖然野火是氣候變遷引起的自然災害,
  • 6:59 - 7:01
    但終究也是人類造成的。
  • 7:01 - 7:03
    驚人的是,
  • 7:03 - 7:07
    我們知道這項古老技術可以預防野火,
  • 7:07 - 7:10
    我們已經使用了幾千年了。
  • 7:10 - 7:14
    我發現這些技術的吸引人之處
  • 7:14 - 7:16
    在於它們這麼複雜,
  • 7:16 - 7:18
    卻又與大自然這麼協調。
  • 7:18 - 7:21
    從這些技術當中學習,
  • 7:21 - 7:22
    我們其實能夠變得很有韌性。
  • 7:22 - 7:28
    面臨危機時,我們會築牆來防禦。
  • 7:28 - 7:29
    身為一名建築師,
  • 7:29 - 7:32
    我接受的訓練
    是要尋找永久的解決方法
  • 7:32 - 7:35
    ——混凝土、鋼鐵、玻璃——
  • 7:35 - 7:39
    但這些方法建造的是對抗自然的堡壘。
  • 7:39 - 7:43
    但我對古代和土著技術的尋索
  • 7:43 - 7:45
    是不同的。
  • 7:45 - 7:51
    啟發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
    在危機中種下創造力的種子。
  • 7:51 - 7:54
    我們有數千年的古代知識,
  • 7:54 - 7:56
    我們只需要傾聽
  • 7:56 - 8:01
    並讓它引導我們將思維
    擴展到與自然共生的設計。
  • 8:01 - 8:03
    透過傾聽,
  • 8:03 - 8:05
    我們只會變得更加明智,
  • 8:05 - 8:08
    並為 21 世紀的各項挑戰做好準備。
  • 8:08 - 8:13
    我們知道這些挑戰將危及人類和地球。
  • 8:13 - 8:15
    我已經看過了。
  • 8:15 - 8:17
    我知道這是可行的。
Title:
如何用古老的智慧建設有韌性的未來
Speaker:
茱莉亞·華生
Description:

在建築師茱莉亞·華生針對全球土著設計系統的探索中,她研究這些持久創新的方法,幫助我們因應氣候變遷挑戰。從浮動的村莊到越老越堅固的活根橋,華生介紹了具有韌性的解決方法,並展示如何順應自然來設計,而不是對抗自然。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08:31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