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這可能是你憂鬱或焦慮的原因

  • 0:01 - 0:03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 0:03 - 0:07
    有兩個謎團一直困擾著我。
  • 0:07 - 0:09
    我不了解它們,
  • 0:09 - 0:12
    老實說,我也很害怕去探究它們。
  • 0:12 - 0:16
    第一個謎是:我四十歲,
  • 0:16 - 0:19
    我的一生中,年復一年,
  • 0:19 - 0:22
    嚴重的憂鬱和焦慮越來越多,
  • 0:22 - 0:25
    在美國、在英國,
  • 0:25 - 0:27
    在整個西方世界都是。
  • 0:27 - 0:30
    我想要了解原因。
  • 0:31 - 0:33
    為什麼我們會發生這種狀況?
  • 0:33 - 0:36
    為什麼隨著每一年過去,
  • 0:36 - 0:40
    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難以度過每一天?
  • 0:40 - 0:43
    我之所以想了解這一點,
    是出於一個私人的謎團。
  • 0:43 - 0:46
    我記得青少年時去看醫生,
  • 0:46 - 0:51
    向醫生解釋說,我感覺痛苦
    好像不斷地從我身上滲漏出來。
  • 0:51 - 0:53
    我無法控制它,
  • 0:53 - 0:55
    我不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狀況,
  • 0:55 - 0:57
    我也感到很羞恥。
  • 0:57 - 0:59
    醫生跟我說了個故事,
  • 0:59 - 1:01
    現在我了解他的意圖很好,
  • 1:01 - 1:03
    但故事太簡化了,並非完全錯誤。
  • 1:03 - 1:06
    我的醫生說:「我們知道
    人為什麼會這樣。
  • 1:06 - 1:11
    有些人天生腦內的
    化學物質就失衡 ——
  • 1:11 - 1:12
    顯然你是其中之一。
  • 1:12 - 1:14
    我們只要開一些藥給你,
  • 1:14 - 1:16
    你腦內的化學物質就能均衡正常。」
  • 1:16 - 1:19
    所以我開始吃一種叫做克憂果的藥,
  • 1:19 - 1:21
    它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名稱。
  • 1:21 - 1:24
    我感覺好很多,真的振作起來。
  • 1:25 - 1:28
    但過沒多久,這種
    痛苦的感覺又回來了。
  • 1:28 - 1:31
    所以我服用的劑量越來越高,
  • 1:31 - 1:35
    後來的十三年,我所服用的
    劑量一直都是法定的最高量。
  • 1:35 - 1:39
    在那十三年間大部分的時間,
    和幾乎是後段的全部時間,
  • 1:39 - 1:40
    我仍然感到痛苦。
  • 1:40 - 1:43
    我開始問我自己:
    「這是怎麼回事?
  • 1:43 - 1:48
    因為你已經做了主流文化
    告訴你要做的所有事項——
  • 1:48 - 1:50
    為什麼你仍然感覺這麼糟?」
  • 1:50 - 1:53
    所以,為了探索這兩個謎,
  • 1:53 - 1:57
    為了完成我寫的書,
    我踏上了一趟環球大旅程。
  • 1:57 - 1:59
    旅行超過四萬英里。
  • 1:59 - 2:01
    我想要和世界上
    最頂尖的專家坐下來談,
  • 2:01 - 2:03
    了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成因,
  • 2:03 - 2:05
    還有很重要的,要如何解決,
  • 2:05 - 2:08
    還想和那些經歷過憂鬱症
    和焦慮症的人談談,
  • 2:08 - 2:10
    瞭解他們是用何種方法走出來的。
  • 2:10 - 2:14
    一路上我認識了很多了不起的人,
    並向他們學到非常多。
  • 2:14 - 2:17
    但我學到的重點是,
  • 2:17 - 2:20
    目前,我們有科學證據證明
  • 2:20 - 2:24
    憂鬱症和焦慮症的九種不同成因。
  • 2:24 - 2:27
    其中兩種的確是受到生理的影響。
  • 2:27 - 2:29
    你的基因可能會讓你
    對這些問題比較敏感,
  • 2:29 - 2:31
    不過它們無法決定你的命運。
  • 2:31 - 2:35
    還有當你憂鬱時
    大腦的確會產生變化,
  • 2:35 - 2:37
    讓你更難擺脫憂鬱。
  • 2:37 - 2:41
    但已經證明,大部分
    造成憂鬱和焦慮的原因
  • 2:41 - 2:43
    都跟生物學無關。
  • 2:44 - 2:46
    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關。
  • 2:46 - 2:48
    一旦你了解了它們,
  • 2:48 - 2:51
    就會開啟一套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案,
  • 2:51 - 2:55
    可以和化學抗憂鬱劑一起
    提供給患者作為治療選項。
  • 2:55 - 2:57
    比如,
  • 2:57 - 3:01
    如果你很孤單,
    你比較有可能會憂鬱。
  • 3:01 - 3:05
    如果你在工作職位上沒有任何
    掌控權,只能照別人的意思做,
  • 3:05 - 3:07
    你就比較有可能會憂鬱。
  • 3:07 - 3:10
    如果你很少走入大自然,
  • 3:10 - 3:12
    你就比較有可能會憂鬱。
  • 3:12 - 3:16
    我還發現,有一件事結合了
    許多憂鬱和焦慮的成因。
  • 3:16 - 3:18
    不是所有的成因,但很多。
  • 3:18 - 3:20
    大家都知道,
  • 3:20 - 3:23
    你們都有自然的生理需求,對吧?
  • 3:23 - 3:24
    當然。
  • 3:24 - 3:27
    你們需要食物,你們需要水,
  • 3:27 - 3:29
    你們需要庇護,你們需要乾淨的空氣。
  • 3:29 - 3:32
    如果我把這些都奪走,
    你們很快就會出問題。
  • 3:33 - 3:34
    但,同時,
  • 3:35 - 3:38
    每個人也都有自然的精神需求。
  • 3:38 - 3:40
    你們需要有歸屬感。
  • 3:40 - 3:43
    你們需要感受到
    自己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 3:43 - 3:46
    你們需要人們關注你、重視你。
  • 3:46 - 3:48
    你們需要覺得會有個具意義的未來。
  • 3:48 - 3:51
    我們所建立的文化擅長很多事。
  • 3:52 - 3:54
    很多方面都比以前更好——
    很高興我活在現代。
  • 3:54 - 3:57
    但,我們越來越不擅長
  • 3:57 - 4:01
    滿足這些深處、根本的心理需求。
  • 4:02 - 4:04
    這不是唯一的問題,
  • 4:04 - 4:08
    但我認為這是這種危機
    越來越高的主要原因。
  • 4:09 - 4:12
    我很難去接受這個事實。
  • 4:12 - 4:15
    我真的很努力去轉換這個概念:
  • 4:15 - 4:18
    從原本認為我的憂鬱症
    只是我大腦的問題,
  • 4:18 - 4:20
    轉變到是有許多原因造成的,
  • 4:21 - 4:23
    包括我們許多的生活方式。
  • 4:23 - 4:25
    我真正逐漸開始了解它,
  • 4:25 - 4:28
    是有一天,我和一位
    南非的精神科醫師面談,
  • 4:28 - 4:31
    德瑞克 ‧ 沙梅菲爾德博士。
    他是個很棒的人。
  • 4:31 - 4:34
    柬埔寨於 2001 年
    首次提供化學抗憂鬱劑
  • 4:34 - 4:36
    給人民使用,
  • 4:36 - 4:40
    正好那時沙梅菲爾德博士也在那裡。
  • 4:40 - 4:43
    當地的醫生,柬埔寨人,
    從來沒有聽過這些藥物,
  • 4:43 - 4:46
    他們問這些是什麼?他做了解釋。
  • 4:46 - 4:48
    他們對他說:
  • 4:48 - 4:50
    「我們不需要,我們已經
    有抗憂鬱劑了。」
  • 4:50 - 4:52
    他說:「什麼意思?」
  • 4:52 - 4:55
    他以為他們會說某種藥草療法,
  • 4:55 - 4:59
    如聖約翰草、銀杏之類的。
  • 5:00 - 5:02
    但,他們卻告訴他一個故事。
  • 5:03 - 5:06
    在他們的社區
    有個農夫,在稻田工作。
  • 5:06 - 5:08
    有一天,他踩到了地雷,
  • 5:08 - 5:10
    那是和美國打戰時留下來的,
  • 5:10 - 5:12
    他的腿被炸斷了。
  • 5:12 - 5:13
    他們幫他裝了義肢,
  • 5:13 - 5:16
    一陣子之後,他又回到田裡工作。
  • 5:16 - 5:18
    但,很顯然,戴著義肢
  • 5:18 - 5:20
    在水中工作非常痛苦,
  • 5:20 - 5:23
    我猜想,要他回到當初
    被炸傷的稻田裡工作
  • 5:23 - 5:25
    也是件很難過的事。
  • 5:25 - 5:27
    這個人開始整天哭泣,
  • 5:27 - 5:29
    他拒絕下床,
  • 5:29 - 5:32
    他出現了典型憂鬱症的所有病徵。
  • 5:32 - 5:33
    柬埔寨醫生說:
  • 5:33 - 5:36
    「此時,我們給了他抗憂鬱劑。」
  • 5:36 - 5:38
    沙梅菲爾德博士問:「那是什麼?」
  • 5:38 - 5:41
    他們解釋,那就是他們去陪他坐坐。
  • 5:42 - 5:44
    他們傾聽他說話。
  • 5:44 - 5:47
    他們了解他的痛苦是合情合理的——
  • 5:47 - 5:50
    他在憂鬱的煎熬中很難看到這一點,
  • 5:50 - 5:54
    但其實,他生活中造成憂鬱的成因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5:54 - 5:57
    其中一位醫生在跟
    社區民眾談話時,想到:
  • 5:57 - 6:01
    「如果我們買一頭牛給這個人,
    他就能變成酪農,
  • 6:01 - 6:05
    他就不用待在讓他感覺
    這麼糟的田裡工作了。」
  • 6:05 - 6:08
    所以他們買了一頭牛給他。
  • 6:08 - 6:10
    幾週之內,他就不再哭泣了,
  • 6:10 - 6:12
    一個月之內,憂鬱症也沒了。
  • 6:12 - 6:16
    他們對沙梅菲爾德博士說:
    「博士,那頭牛就是抗憂鬱劑,
  • 6:16 - 6:18
    那就是你的意思,對吧?」
  • 6:18 - 6:22
    (笑聲)(掌聲)
  • 6:22 - 6:26
    如果在座大部分的人在成長過成中
    被灌輸的憂鬱症知識和我相同,
  • 6:26 - 6:28
    這聽起來會像是個爛笑話吧?
  • 6:28 - 6:32
    「我去找醫生拿抗憂鬱劑,
    她給了我一頭牛。」
  • 6:32 - 6:35
    但,那些柬埔寨醫生靠著直覺,
  • 6:35 - 6:38
    根據這個個案,
    沒有科學根據的軼事,
  • 6:38 - 6:41
    就知道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醫療組織,
  • 6:41 - 6:43
    世界衛生組織,
  • 6:43 - 6:45
    根據最佳科學證據所得之結果,
  • 6:45 - 6:48
    數年來持續在告訴我們的事。
  • 6:49 - 6:51
    如果你感到憂鬱,
  • 6:51 - 6:52
    如果你感到焦慮,
  • 6:53 - 6:56
    你並不是軟弱,你並沒有發瘋,
  • 6:56 - 7:00
    基本上,你並不是零件故障的機器。
  • 7:01 - 7:04
    你是人類,只是有些需求未被滿足。
  • 7:04 - 7:07
    這裡還有一點也同等重要,
    要想想那些柬埔寨醫生
  • 7:07 - 7:10
    及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說什麼。
  • 7:10 - 7:11
    他們沒有對這位農夫說:
  • 7:11 - 7:14
    「嘿,老兄,你得要振作起來。
  • 7:14 - 7:17
    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是你自己的責任。」
  • 7:18 - 7:20
    正好相反,他們說的是:
  • 7:20 - 7:23
    「我們大家在此一起陪你振作起來,
  • 7:23 - 7:28
    我們同心協力就能
    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 7:29 - 7:33
    這是每個憂鬱的人都需要的,
  • 7:33 - 7:36
    也是每個憂鬱的人都應得的。
  • 7:36 - 7:39
    這就是為什麼聯合國
    最頂尖的醫生之一
  • 7:39 - 7:43
    在 2017 世界衛生日的官方聲明中,
  • 7:43 - 7:46
    說我們需要少談一點化學失衡,
  • 7:46 - 7:49
    多談一點生活方式的失衡。
  • 7:49 - 7:53
    藥物的確能讓某些人喘口氣——
    有段時間我確實得到舒緩——
  • 7:53 - 7:57
    但,正因為這個問題
    超越生物學的範疇,
  • 7:58 - 8:01
    因此解決方案也得要更深入。
  • 8:01 - 8:03
    但,當我初次聽到這些時,
  • 8:03 - 8:05
    我記得我心想:
  • 8:05 - 8:08
    「好,我看到了科學證據,
    也閱讀了很多文獻,
  • 8:08 - 8:11
    我訪問的很多專家
    都解釋了這個狀況,」
  • 8:11 - 8:14
    但我不斷想著:
    「我們怎麼可能辦到?」
  • 8:14 - 8:16
    讓我們憂鬱的事物,
  • 8:16 - 8:20
    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比
    柬埔寨農夫的狀況還要複雜。
  • 8:20 - 8:23
    根據那個觀點的話,
    我們要從何處著手進行呢?
  • 8:23 - 8:26
    但,在為自己寫書而踏上的
  • 8:26 - 8:28
    漫長世界之旅中,
  • 8:28 - 8:30
    我不斷遇到一些確實在這麼做的人,
  • 8:30 - 8:33
    從雪黎、舊金山
  • 8:33 - 8:34
    到聖保羅。
  • 8:34 - 8:36
    我不斷遇到一些人,他們都了解
  • 8:36 - 8:38
    憂鬱症和焦慮症的更深層成因,
  • 8:38 - 8:41
    且大家團結起來,解決它們。
  • 8:41 - 8:45
    我無法跟各位聊所有這些
    我遇到、寫出來的非凡人物,
  • 8:45 - 8:48
    也無法談到我所了解造成
    憂鬱症和焦慮症的九個成因,
  • 8:48 - 8:52
    他們不會讓我講十小時的
    TED 演說 —— 你可以跟他們客訴。
  • 8:52 - 8:55
    但我想把焦點放在兩個成因上,
  • 8:55 - 8:58
    如果可以的話,再談兩個
    從它們發展出來的解決方案。
  • 8:59 - 9:00
    第一個,
  • 9:00 - 9:03
    我們是人類史上最孤單的社會。
  • 9:03 - 9:06
    最近有一項研究,詢問美國人:
  • 9:06 - 9:09
    「你是否覺得你不再
    和任何人親近了?」
  • 9:09 - 9:14
    39% 的人說他們正是如此。
    「不再和任何人親近了。」
  • 9:14 - 9:17
    從孤單的國際測量指標來看,
  • 9:17 - 9:19
    英國和歐洲其他地方
    緊接在美國之後,
  • 9:20 - 9:21
    所以各位也別沾沾自喜。
  • 9:21 - 9:22
    (笑聲)
  • 9:22 - 9:26
    我花了很多時間和世上
    最頂尖的專家討論孤單這個議題,
  • 9:26 - 9:30
    有位很了不起的人,
    芝加哥的約翰‧卡喬波教授,
  • 9:30 - 9:33
    他在研究中提出的
    一個問題讓我想了很多。
  • 9:33 - 9:35
    約翰卡喬波問:
  • 9:35 - 9:37
    「我們為什麼存在?
  • 9:37 - 9:39
    我們為什麼在這裡,
    為什麼活著?」
  • 9:39 - 9:41
    一個重要理由
  • 9:41 - 9:44
    就是我們在非洲無樹平原上的祖先
  • 9:44 - 9:46
    非常擅長一件事。
  • 9:46 - 9:49
    他們獵殺的動物
    體型通常都比他們還大,
  • 9:49 - 9:53
    他們獵殺的動物
    速度通常都比他們還快,
  • 9:53 - 9:56
    但他們非常擅於組成團體
  • 9:56 - 9:57
    同心協力。
  • 9:57 - 10:00
    這是我們這個物種的超能力——
  • 10:00 - 10:01
    我們會團結,
  • 10:01 - 10:03
    就像蜜蜂演化成居住在蜂巢中,
  • 10:04 - 10:06
    人類演化成居住在部落中。
  • 10:06 - 10:10
    我們是史上最早開始
  • 10:10 - 10:12
    拆散部落的人類。
  • 10:12 - 10:15
    這讓我們感覺糟透了。
  • 10:15 - 10:17
    但不一定要如此。
  • 10:17 - 10:20
    事實上,我書中和人生中的一位英雄
  • 10:20 - 10:22
    是一位名為山姆‧艾佛林頓的醫生。
  • 10:22 - 10:25
    他是在東倫敦貧窮地區
    執業的家庭醫生,
  • 10:25 - 10:26
    我在那裡住過很多年。
  • 10:26 - 10:28
    山姆感到很不舒服,
  • 10:28 - 10:32
    他有很多病人來找他都是
    因為嚴重的憂鬱症和焦慮症。
  • 10:32 - 10:35
    他跟我一樣不反對化學抗憂鬱劑,
  • 10:35 - 10:36
    他認為藥物能讓部分人舒緩症狀。
  • 10:36 - 10:38
    但他知道兩件事。
  • 10:38 - 10:39
    第一,
  • 10:40 - 10:42
    大部分的時候,他的病人
  • 10:42 - 10:46
    會憂鬱和焦慮的理由是
    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孤單。
  • 10:46 - 10:49
    第二,雖然藥物可以
    舒緩某一部分人的症狀
  • 10:49 - 10:52
    但卻無法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
  • 10:52 - 10:53
    背後的問題。
  • 10:54 - 10:57
    有一天,山姆決定
    帶頭嘗試一種不同的方法。
  • 10:57 - 10:59
    一名女子來到他的中心,
    他的醫療中心,
  • 10:59 - 11:00
    她叫做麗莎‧康寧漢。
  • 11:01 - 11:02
    我後來認識了麗莎。
  • 11:02 - 11:06
    因為麗莎有極嚴重的憂鬱症和焦慮症,
    她一直被禁閉在家中,
  • 11:07 - 11:08
    長達七年。
  • 11:09 - 11:12
    當她到山姆的中心時,
    她被告知:「別擔心,
  • 11:12 - 11:14
    我們會繼續給你那些藥物,
  • 11:14 - 11:16
    但我們也會開其他的處方箋給妳。
  • 11:17 - 11:20
    我們要開給你的處方箋,
    是每週來這個中心兩次,
  • 11:20 - 11:23
    和一群也患有憂鬱和焦慮的人聚會,
  • 11:23 - 11:25
    但不是要談你們有多可憐,
  • 11:26 - 11:29
    而是要想出你們可以
    一起做什麼有意義的事,
  • 11:29 - 11:32
    這樣你們才不會覺得孤單,
    不會覺得活著沒意思。」
  • 11:32 - 11:35
    這群人初次見面時,
  • 11:35 - 11:37
    麗莎因為焦慮症發作而開始嘔吐,
  • 11:37 - 11:39
    這對她來說太難以招架了。
  • 11:39 - 11:42
    但有人順撫她的背,
    這群人開始談話,
  • 11:42 - 11:44
    他們說:「我們能做什麼?」
  • 11:44 - 11:47
    這些人像我一樣是市中心貧民區的
    東倫敦人,不懂園藝。
  • 11:47 - 11:49
    他們說:「一起學園藝如何?」
  • 11:49 - 11:52
    在醫生的辦公室後方
    有一塊灌木叢林地。
  • 11:52 - 11:54
    「我們何不把這塊地變成花園?」
  • 11:54 - 11:57
    他們開始去圖書館借書,
  • 11:57 - 11:59
    開始看 YouTube 上的影片。
  • 11:59 - 12:02
    他們開始把手伸進泥土裡。
  • 12:02 - 12:05
    他們開始學習季節的節奏。
  • 12:05 - 12:06
    有很多證據顯示,
  • 12:06 - 12:10
    接觸大自然世界就是
    很強大的抗憂鬱劑。
  • 12:10 - 12:13
    但,他們開始做更重要的事。
  • 12:13 - 12:15
    他們開始形成社群。
  • 12:15 - 12:17
    他們開始形成團體。
  • 12:17 - 12:19
    他們開始關心彼此。
  • 12:19 - 12:21
    如果他們當中有人沒出現,
  • 12:21 - 12:23
    其他人會去找他,問:「你還好嗎?」
  • 12:23 - 12:26
    協助他找出那天讓他心煩的事。
  • 12:26 - 12:28
    麗莎是這樣跟我說的:
  • 12:28 - 12:30
    「當花園開始綻放,
  • 12:31 - 12:32
    我們也開始綻放。」
  • 12:32 - 12:35
    這種方法叫做「社交處方」,
  • 12:35 - 12:36
    在歐洲各地都有。
  • 12:36 - 12:38
    目前證據不多,但在持續增加中,
  • 12:38 - 12:41
    證明這個方法能真正且有意義地
  • 12:41 - 12:43
    讓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狀況減輕。
  • 12:43 - 12:47
    有一天,記得我站在花園裡,
  • 12:47 - 12:50
    麗莎和她曾經憂鬱的朋友
    所建造的花園——
  • 12:50 - 12:51
    那個花園真的很美——
  • 12:51 - 12:52
    當時我心想,
  • 12:52 - 12:56
    這個想法的靈感來自
    澳洲的休伊‧麥凱教授。
  • 12:56 - 13:01
    我想通常在這種文化下,
    當大家感到低潮時,
  • 13:01 - 13:04
    我們會對他們說——
    我相信大家都說過,我就有——
  • 13:04 - 13:07
    我們會說:「你只是需要
    做自己,做你自己。」
  • 13:08 - 13:11
    我了解到,其實我們
    應該是要對他們說:
  • 13:11 - 13:12
    「不要做自己。
  • 13:12 - 13:14
    不要做你自己。
  • 13:14 - 13:16
    做我們,成為我們。
  • 13:17 - 13:19
    成為團體的一份子。」
  • 13:19 - 13:22
    (掌聲)
  • 13:22 - 13:24
    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 13:24 - 13:29
    不是更依賴你自個兒孤立的資源——
  • 13:29 - 13:31
    那是讓我們陷入這危機的部分原因。
  • 13:31 - 13:34
    解決方案需要的是重新
    和比自己更大的東西做連結。
  • 13:34 - 13:37
    那就連結到了憂鬱症
    和焦慮症的另一個成因,
  • 13:37 - 13:39
    也是我要和大家談的。
  • 13:39 - 13:41
    大家都知道,
  • 13:41 - 13:45
    垃圾食物主宰了我們的飲食,
    讓我們的身體出現毛病。
  • 13:45 - 13:47
    我並不是帶著優越感這麼說的。
  • 13:47 - 13:49
    我來這裡演講之前
    真的是去吃了麥當勞。
  • 13:49 - 13:52
    我看到大家都吃健康的 TED 早餐,
  • 13:52 - 13:53
    我心想...免談 。
  • 13:53 - 13:58
    但就像垃圾食物主宰了我們的
    飲食,讓我們的身體出現毛病,
  • 13:58 - 14:02
    某種垃圾價值觀也主宰了我們的大腦,
  • 14:02 - 14:04
    讓我們的心理出現毛病。
  • 14:04 - 14:07
    數千年來都有哲學家說,
  • 14:07 - 14:10
    如果你認為人生的重點就是金錢、
  • 14:10 - 14:12
    地位和炫耀,
  • 14:12 - 14:13
    你將會感覺糟透了。
  • 14:13 - 14:15
    那並非叔本華的原句,
  • 14:15 - 14:17
    但他說的意思大致就是如此。
  • 14:17 - 14:20
    但很奇怪,幾乎沒有人
    針對這點做科學研究,
  • 14:20 - 14:24
    一直到我認識的一位
    非凡人物,提姆‧卡瑟,
  • 14:24 - 14:26
    伊利諾州諾克斯學院的教授,
  • 14:26 - 14:29
    至今他研究這個主題
    已有三十年的時間了。
  • 14:29 - 14:32
    他的研究指出好幾個非常重要的重點。
  • 14:32 - 14:35
    首先,你越是相信
  • 14:35 - 14:40
    你可以用金錢與炫耀來脫離悲傷,
  • 14:40 - 14:41
    走入美好的生活,
  • 14:42 - 14:45
    你就越有可能變得憂鬱和焦慮。
  • 14:45 - 14:46
    第二,
  • 14:46 - 14:48
    我們這個社會
  • 14:48 - 14:51
    越來越被這些信念給影響和驅動。
  • 14:51 - 14:52
    我一生中都處在
  • 14:52 - 14:56
    廣告、IG 等等的壓力影響之下。
  • 14:57 - 14:59
    當在想這個議題時,我了解到,
  • 14:59 - 15:04
    我們打從出生就一直
    被餵食某種的心靈肯德基。
  • 15:04 - 15:08
    我們都被訓練成
    從錯誤的地方去尋找快樂,
  • 15:08 - 15:11
    就像垃圾食物無法滿足你的營養需求,
  • 15:11 - 15:13
    還會讓你感覺更糟,
  • 15:13 - 15:16
    垃圾價值觀也無法滿足你的心理需求,
  • 15:16 - 15:19
    且它們會讓你遠離美好生活。
  • 15:19 - 15:22
    但,當我初次和卡瑟教授相處時,
  • 15:22 - 15:23
    我了解到所有這些,
  • 15:23 - 15:26
    當時覺得五味雜陳。
  • 15:26 - 15:28
    因為一方面,我覺得這很有挑戰性。
  • 15:28 - 15:32
    瞭解到在我人生當中,
    當我覺得沮喪時,
  • 15:32 - 15:34
    我有多常會以炫耀式的、
  • 15:34 - 15:37
    虛榮華麗的外在表象試圖去補償它。
  • 15:37 - 15:40
    我能理解為什麼
    那種方式對我不太有用。
  • 15:41 - 15:44
    我也在想,這不是蠻明顯的嗎?
  • 15:44 - 15:46
    可說是很老套吧?
  • 15:46 - 15:47
    如果我對各位說,
  • 15:47 - 15:49
    在臨終前,你不可能會去想著
  • 15:49 - 15:52
    你買過的鞋子、推文有多少轉推,
  • 15:52 - 15:55
    你會想著人生中有愛、
    有意義、有連結的時刻。
  • 15:55 - 15:57
    這幾乎是陳腔濫調了。
  • 15:57 - 16:00
    但我不斷和卡瑟教授談,並說:
  • 16:00 - 16:03
    「我為何會感覺到
    這種奇怪的雙重感?」
  • 16:03 - 16:07
    他說:「在某種層面上,
    我們都知道這些事。
  • 16:07 - 16:09
    但在這文化中,我們
    不依靠它們來過活。」
  • 16:09 - 16:13
    我們覺得那些都是老生常談,
    卻不會依此過日子。
  • 16:13 - 16:17
    我一直問為何我們如此深刻地瞭解,
    卻不依此來過日子?
  • 16:17 - 16:20
    一會兒之後,卡瑟教授對我說:
  • 16:21 - 16:23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台
  • 16:23 - 16:27
    設計成讓我們去忽略人生中
    重要事物的機器中。」
  • 16:27 - 16:29
    我得好好想想那句話。
  • 16:29 - 16:31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台設計來
  • 16:31 - 16:34
    讓我們忽略人生中
    重要事物的機器裡。」
  • 16:34 - 16:38
    卡瑟教授想要知道
    我們是否能瓦解這台機器。
  • 16:38 - 16:41
    他做了一大堆相關研究;
    讓我舉個例子,
  • 16:41 - 16:45
    我真心鼓勵大家試著
    把這招用在朋友和家人身上。
  • 16:45 - 16:48
    有一個人叫奈森‧鄧肯,
    他讓一群青少年和成人
  • 16:48 - 16:53
    在一段時間中參加一連串的聚會活動。
  • 16:53 - 16:54
    這個團體的目的之一,
  • 16:54 - 16:57
    是要讓大家想想他們人生中
  • 16:57 - 17:00
    真正具有意義和目的的時刻。
  • 17:01 - 17:02
    大家的答案都不同。
  • 17:02 - 17:06
    有些人的答案是玩音樂、
    寫作、幫助某人——
  • 17:06 - 17:09
    我相信各位都能想出一個答案吧?
  • 17:09 - 17:12
    這個團體還有個目的,
    就是要讓大家去提問:
  • 17:12 - 17:15
    「好,你要如何能奉獻更多的人生
  • 17:15 - 17:18
    去追尋這些有意義有目的的時刻,
  • 17:18 - 17:21
    少把人生花在……
    買你不需要的垃圾,
  • 17:21 - 17:25
    把它貼到社群媒體上讓大家說
    『天啊,好羨慕喔!』」
  • 17:25 - 17:27
    他們的發現是,
  • 17:27 - 17:28
    光是開這些會議,
  • 17:28 - 17:32
    這有點像是消費主義的
    戒酒暱名聚會,對吧?
  • 17:32 - 17:35
    讓大家參與會議,
    清楚表達這些價值觀,
  • 17:35 - 17:37
    下決心要身體力行、彼此督促,
  • 17:37 - 17:40
    最終讓大家的價值觀顯著地轉變。
  • 17:40 - 17:45
    帶我們遠離一直以來
    訓練我們在錯的地方尋找快樂
  • 17:45 - 17:47
    而產生憂鬱情緒的暴風圈,
  • 17:47 - 17:51
    轉向更有意義、更富營養的價值觀,
  • 17:51 - 17:53
    讓我們擺脫憂鬱症。
  • 17:53 - 17:57
    但,根據我看到並寫出來的
    這些解決方案,
  • 17:57 - 17:59
    有許多我來不及在這裡談到,
  • 17:59 - 18:01
    我不斷思考,
  • 18:01 - 18:05
    為什麼我花了這麼多時間
    才能深刻理解這些真知灼見?
  • 18:05 - 18:07
    因為,向別人解釋這些時 ——
  • 18:07 - 18:09
    有些比較複雜,
    但並非全部都很複雜——
  • 18:09 - 18:12
    向別人解釋時,不會非常難理解吧?
  • 18:12 - 18:14
    某種程度上,
    我們早就知這些道理。
  • 18:14 - 18:17
    為什麼會這麼難理解?
  • 18:17 - 18:19
    我想,理由有很多。
  • 18:19 - 18:22
    但我認為其中一個理由是,
  • 18:22 - 18:27
    我們得要改變我們對
    憂鬱症及焦慮症的了解。
  • 18:28 - 18:32
    生物因子的確對憂鬱症
    和焦慮症有很明確的影響。
  • 18:32 - 18:36
    但如果我們讓生物因素
    成為唯一的解答,
  • 18:36 - 18:41
    像我長久以來認為的,我會說
    還有文化層面所帶給我的影響,
  • 18:41 - 18:45
    我們隱晦地在告訴人們說......
    那不是任何人的本意,
  • 18:45 - 18:48
    但我們在暗示大家的是:
  • 18:48 - 18:50
    「你的痛苦沒有任何意義。
  • 18:51 - 18:52
    它只是一種故障。
  • 18:52 - 18:54
    就像電腦程式會有小錯誤,
  • 18:54 - 18:57
    只是你腦中的迴路出了點問題。
  • 18:58 - 19:02
    但,我是在了解到憂鬱症
    並不是一種故障之後,
  • 19:02 - 19:05
    我才有辦法開始改變我的人生。
  • 19:07 - 19:08
    它是個訊號。
  • 19:09 - 19:11
    你的憂鬱症是個訊號。
  • 19:11 - 19:13
    它有訊息要告訴你。
  • 19:13 - 19:18
    (掌聲)
  • 19:18 - 19:20
    我們會有這種感覺是有原因的,
  • 19:20 - 19:23
    在憂鬱的劇痛當中很難看見這些原因,
  • 19:23 - 19:25
    有切身之痛的我非常能夠理解這點。
  • 19:25 - 19:29
    但,若有正確的協助,
    我們就能了解這些問題
  • 19:29 - 19:31
    並一起修正這些問題。
  • 19:31 - 19:34
    但,要做到這一點的第一步
  • 19:34 - 19:37
    就是要停止侮辱這些訊號,
  • 19:37 - 19:41
    別再說它們是軟弱、瘋狂的象徵,
    或單純生物的反應,
  • 19:41 - 19:43
    只有少部分的人是真的如此。
  • 19:43 - 19:47
    我們得要開始傾聽這些訊號,
  • 19:47 - 19:50
    因它們在告訴我們所需傾聽的警訊。
  • 19:51 - 19:55
    只有當我們能真正
    傾聽這些訊號時,
  • 19:56 - 19:59
    當我們能尊重、重視這些訊號時,
  • 20:00 - 20:02
    我們才能夠開始看見
  • 20:02 - 20:06
    讓人解放、營養豐富
    且更深刻的解決方案。
  • 20:07 - 20:11
    到處都有牛在等著我們。
  • 20:12 - 20:13
    謝謝。
  • 20:13 - 20:16
    (掌聲)
Title:
這可能是你憂鬱或焦慮的原因
Speaker:
約翰 ‧ 哈里
Description:

在這場動人且提出可行做法的演說中,記者約翰‧哈里針對憂鬱症及焦慮症的成因,分享世界各地專家的最新剪接,和一些讓人振奮的解決新方案。哈里說:「如果你感到憂鬱或焦慮,你並不軟弱也沒有發瘋——你只是個有需求卻沒被滿足的人。」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20:31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