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一個無心之失,最終濟世救人

  • 0:07 - 0:09
    1928 年,倫敦
  • 0:09 - 0:13
    一群黴菌孢子隨風飄進一個實驗室
  • 0:13 - 0:15
    飄落在一個細菌培養皿上
  • 0:15 - 0:19
    著陸的一刻,萌生一場醫學革命
  • 0:19 - 0:20
    這個實驗室屬於一位蘇格蘭科學家
  • 0:20 - 0:22
    亞歷山大·弗萊明 (Alexander Fleming)
  • 0:22 - 0:26
    他在研究感染性細菌的特性
  • 0:26 - 0:30
    那時候正遠遊渡假,回來時卻發現
  • 0:30 - 0:33
    培養皿上孳生一個黴菌菌落
  • 0:33 - 0:35
    原來這個培養皿忘了放進培養器內
  • 0:35 - 0:38
    而在黴菌菌落的周圍一帶
  • 0:38 - 0:42
    出乎意料、乾淨澈底的無菌
  • 0:42 - 0:44
    弗萊明考究這個神奇現象的背後
  • 0:44 - 0:49
    發現黴菌釋出一種化合物
  • 0:49 - 0:51
    足以把細菌殺死
  • 0:51 - 0:55
    那是青黴屬 (Penicillium genus)
    之下其中一種黴菌
  • 0:55 - 0:59
    於是這抗菌化合物就被他命名為
    「青黴素」(Penicillin,即盤尼西林)
  • 0:59 - 1:03
    弗萊明巧遇的是一種微生物防禦機制
  • 1:03 - 1:07
    青黴屬黴菌會不斷地產生青黴素
  • 1:07 - 1:10
    以防禦威脅
  • 1:10 - 1:14
    例如鄰近會耗用資源的細菌菌落
  • 1:14 - 1:17
    青黴素能破壞許多類型的細菌
  • 1:17 - 1:20
    全靠阻斷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 1:20 - 1:23
    細胞壁的強度來自一層保護厚網
  • 1:23 - 1:25
    是由糖和胺基酸組成網狀
  • 1:25 - 1:28
    而且會不斷地分解和重建
  • 1:28 - 1:33
    青黴素與一種組織成網的化合物結合
  • 1:33 - 1:38
    在關鍵階段阻止細胞壁重構
  • 1:38 - 1:43
    青黴素同時刺激高活性分子的釋放
  • 1:43 - 1:45
    進一步帶來損害
  • 1:45 - 1:48
    最終,細胞的結構完全瓦解
  • 1:48 - 1:52
    雙管齊下的攻擊,致多種細菌於死地
  • 1:52 - 1:56
    不論在培養皿、人體還是他處亦然
  • 1:56 - 1:59
    對人體細胞則無害
  • 1:59 - 2:02
    因為人類細胞並沒有細胞壁
  • 2:02 - 2:05
    繼弗萊明的發現之後,有十年左右
  • 2:05 - 2:08
    青黴素只是實驗室裡的不尋常之物
  • 2:08 - 2:10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 2:10 - 2:13
    研究員找到分離活性化合物的方法
  • 2:13 - 2:17
    大量培養黴菌
  • 2:17 - 2:20
    他們研究有成,更獲諾貝爾獎表彰
  • 2:20 - 2:25
    牛津大學及數家美國藥廠繼續研發
  • 2:25 - 2:28
    數年後,青黴素以商品面世
  • 2:28 - 2:33
    青黴素之類化合物迅速扭轉感染治療
  • 2:33 - 2:35
    迄今為止
  • 2:35 - 2:41
    仍屬醫學中重要的救命抗生素
  • 2:41 - 2:44
    不過,當一種抗生素用得愈多
  • 2:44 - 2:47
    細菌愈對那種抗生素演化出抗藥性
  • 2:47 - 2:49
    以青黴素為例
  • 2:49 - 2:51
    一些細菌產生出化合物
  • 2:51 - 2:56
    專門分解阻斷細胞壁合成的關鍵結構
  • 2:56 - 2:58
    隨著抗生素日益廣泛使用
  • 2:58 - 3:02
    越來越多細菌演化出這種防禦
  • 3:02 - 3:04
    讓這些抗生素頓失用武之地
  • 3:04 - 3:08
    愛莫能助的細菌感染與日俱增
  • 3:08 - 3:12
    所以醫生萬萬不可過度處方這藥物
  • 3:12 - 3:16
    與此同時,已開發國家中的病人
  • 3:16 - 3:20
    百分之 5 至 15 自訴對青黴素過敏
  • 3:20 - 3:23
    成為最普遍的呈報藥物過敏
  • 3:23 - 3:28
    然而當中絕大多數 (即超過九成) 人
  • 3:28 - 3:31
    自以為對青黴素過敏,其實不然
  • 3:31 - 3:33
    哪兒來的誤解?
  • 3:33 - 3:36
    許多病人在兒時被標記為過敏
  • 3:36 - 3:39
    小時候,有一次治療感染的時候
  • 3:39 - 3:42
    接受青黴素或密切相關的藥物
  • 3:42 - 3:45
    之後出現皮疹,就歸咎於青黴素
  • 3:45 - 3:48
    但實際成因更大可能是原本的感染
  • 3:48 - 3:52
    或是感染與抗生素之間產生的反應
  • 3:52 - 3:55
    不過,真正的青黴素過敏也有所聞
  • 3:55 - 3:58
    人體免疫系統誤認青黴素為攻擊者
  • 3:58 - 4:01
    雖則罕見,卻可以非常危險
  • 4:01 - 4:04
    因此若你認為自己有過敏但不肯定
  • 4:04 - 4:06
    諮詢一下過敏症專家就再好不過了
  • 4:06 - 4:09
    專家為你完成一個評估後
  • 4:09 - 4:11
    就會確認你有沒有過敏
  • 4:11 - 4:13
    又即使你對青黴素過敏,隨著年月
  • 4:13 - 4:19
    產生反應的免疫細胞
    或許會失去辨識能力
  • 4:19 - 4:23
    事實上,約八成青黴素過敏者
  • 4:23 - 4:26
    十年後不再過敏了
  • 4:26 - 4:29
    對目前識別為青黴素過敏的人來說
  • 4:29 - 4:31
    這是個喜訊:
  • 4:31 - 4:33
    救人無數的藥物
  • 4:33 - 4:36
    哪一天也許也能救他們一命
Title:
一個無心之失,最終濟世救人
Speaker:
Allison Ramsey 和 Mary Staicu
Description:

完整一課見:https://ed.ted.com/lessons/the-accident-that-changed-the-world-allison-ramsey-and-mary-staicu

1928 年,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回到他的實驗室,看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一個培養皿上孳生了一個黴菌菌落,原來這個培養皿忘了放進培養器內。而在黴菌菌落的周圍一帶,卻是出乎意料、乾淨澈底的無菌。這個神奇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Allison Ramsey 和 Mary Staicu 詳述青黴素(penicillin)的發現以及為醫學帶來的轉變。

課堂:Allison Ramsey、Mary Staicu
導演:WOW-HOW Studio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4:36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