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Pamela Meyer: 識破謊言的假面

  • 0:00 - 0:05
    嗯,我不想驚動在這講廳內的任何人
  • 0:05 - 0:07
    但那引起我的注意
  • 0:07 - 0:09
    在你右邊的那人是騙子。
  • 0:09 - 0:11
    (笑)
  • 0:11 - 0:14
    還有,你左邊的那個是個騙子。
  • 0:14 - 0:17
    坐在你位子上的那個人也是個騙子。
  • 0:17 - 0:19
    我們全是騙子。
  • 0:19 - 0:21
    今天我要做的是
  • 0:21 - 0:24
    我要讓你們看看為何研究指出我們都是騙子的理由、
  • 0:24 - 0:26
    你如何能成為識破謊言者
  • 0:26 - 0:29
    及為何你也許想更進一步
  • 0:29 - 0:32
    由識破謊言到尋求真相,
  • 0:32 - 0:34
    最終到信任的殿堂。
  • 0:34 - 0:37
    說到信任,
  • 0:37 - 0:40
    打從我寫這本書《破解謊言》
  • 0:40 - 0:43
    再也沒有人想和我會面,不、不、不、不、不。
  • 0:43 - 0:46
    他們說:「沒關係,我們會email 給你。」
  • 0:46 - 0:48
    (笑)
  • 0:48 - 0:52
    我甚至得不到在星巴克喝咖啡的約會。
  • 0:52 - 0:54
    我丈夫會說:「親愛的,『欺騙』?
  • 0:54 - 0:57
    也許你可以專研烹飪。法國烹飪如何?」
  • 0:57 - 0:59
    那麼在開始前,我首先要
  • 0:59 - 1:02
    為你們釐清我的目標,
  • 1:02 - 1:04
    我不是要教『抓鬼(Gotcha)』遊戲。
  • 1:04 - 1:06
    識破謊言者不是那些雞蛋裡挑骨頭的孩子,
  • 1:06 - 1:09
    在房子後面大喊:「抓到了! 抓到了!
  • 1:09 - 1:12
    你的眉毛抽搐、你撐大鼻孔。
  • 1:12 - 1:15
    我有看電視節目〈對我撒謊〉(Lie to me)。我知道你在說謊。」
  • 1:15 - 1:17
    不,識破謊言者身懷
  • 1:17 - 1:20
    辨識欺騙的科學知識。
  • 1:20 - 1:22
    他們用之以取得真相,
  • 1:22 - 1:24
    他們做謹慎的領導者每天在做的事;
  • 1:24 - 1:27
    他們運用招術與棘手的人物交談,
  • 1:27 - 1:29
    有時更是在相當難熬的時候。
  • 1:29 - 1:31
    他們一開始便循
  • 1:31 - 1:33
    依據同意一個核心論點的路線,
  • 1:33 - 1:35
    該論點如下述:
  • 1:35 - 1:38
    『說謊是一種樂意共構的行動』。
  • 1:38 - 1:42
    想一想,單僅是話語,一個謊言成不了氣候。
  • 1:42 - 1:44
    其能量匯集而成,
  • 1:44 - 1:46
    當其他人同意也相信謊言。
  • 1:46 - 1:48
    我知道那也許聽來像『嚴苛的愛(tough love)』,
  • 1:48 - 1:52
    但聽好,在某些時候你被騙
  • 1:52 - 1:54
    那是因為你同意被騙。
  • 1:54 - 1:57
    有關說謊的一號真相:說謊是一種共構的行為。
  • 1:57 - 1:59
    不是所有的謊言都有害。
  • 1:59 - 2:02
    有時我們是騙局的自願參與者,
  • 2:02 - 2:05
    為社交體面之故,
  • 2:05 - 2:08
    可能對當保守的袐密守口如瓶。
  • 2:08 - 2:10
    我們說:「好歌。」
  • 2:10 - 2:13
    「親愛的,你穿那件看起來不胖,不。」
  • 2:13 - 2:15
    或是網路高手的最愛,我們說:
  • 2:15 - 2:18
    「你明白的,我才剛從垃圾郵件匣找出那封信。
  • 2:18 - 2:21
    所以,抱歉囉!」
  • 2:21 - 2:24
    但有時我們是非自願參與欺騙。
  • 2:24 - 2:27
    我們為其付出慘痛代價。
  • 2:27 - 2:30
    去年發生了九千九百七十億元
  • 2:30 - 2:34
    企業集團詐欺,單單在美國。
  • 2:34 - 2:36
    那是兆美元之一分,九牛一毛。
  • 2:36 - 2:38
    那是7%的稅收。
  • 2:38 - 2:40
    詐欺能耗上數來億。
  • 2:40 - 2:43
    想想安隆案( Enron)、馬道夫騙局(Madoff)、次級房貸危機。
  • 2:43 - 2:46
    或者是雙重代理和背信的案例,
  • 2:46 - 2:48
    像是Robert Hanssen或者Aldrich Ames(兩者皆為間諜),
  • 2:48 - 2:50
    謊言能出賣我們的國家、
  • 2:50 - 2:53
    謊言會危及我們國防、謊言能削弱民主、
  • 2:53 - 2:56
    謊言會導致捍衛我們的一切瓦解。
  • 2:56 - 2:59
    詐欺事實上是危險的生意。
  • 2:59 - 3:01
    騙徒Henry Oberlander,
  • 3:01 - 3:03
    他是高桿的騙徒,
  • 3:03 - 3:05
    英國當局表示
  • 3:05 - 3:08
    他本可破壞西方世界的整個銀行系統。
  • 3:08 - 3:10
    你在Google搜尋不到這個人;你無從找起。
  • 3:10 - 3:13
    他有次受訪,說了這樣的話,
  • 3:13 - 3:15
    他說:「瞧,我有條法則。」
  • 3:15 - 3:18
    這是『亨利的法則』,他說:
  • 3:18 - 3:20
    「瞧,每個人願意給你某東西。
  • 3:20 - 3:23
    他們準備好給你某東西,換取他們渴求的,不論是什麼。」
  • 3:23 - 3:25
    而這就是其關鍵。
  • 3:25 - 3:27
    若你不想被欺騙,你必須知道
  • 3:27 - 3:29
    你最渴望的是什麼?
  • 3:29 - 3:32
    我們都有點討厭承認這點。
  • 3:32 - 3:35
    我們希望我們是更佳的丈夫、更佳的妻子;
  • 3:35 - 3:37
    更聰明、更有權力、
  • 3:37 - 3:39
    更高、更富有──
  • 3:39 - 3:41
    願望清單不勝枚舉。
  • 3:41 - 3:43
    說謊是企圖在那道溝上架橋;
  • 3:43 - 3:45
    把我們的願望、幻想
  • 3:45 - 3:48
    關於我們希望我們是誰、我們希望我們能如何
  • 3:48 - 3:51
    與我們真正面貌連結。
  • 3:51 - 3:54
    嘿!我們樂意以謊言填滿我們生命的溝壑。
  • 3:54 - 3:57
    在某段時間,研究顯示,你可能被誆
  • 3:57 - 3:59
    在任何地點,次數起碼10次至200次。
  • 3:59 - 4:02
    當然,多數是無傷大雅的謊言。
  • 4:02 - 4:04
    但在另一個研究指出,
  • 4:04 - 4:06
    陌生人撒謊三次,
  • 4:06 - 4:08
    在彼此見面的初始10分鐘內。
  • 4:08 - 4:10
    (笑)
  • 4:10 - 4:13
    我們初次得知這個數據,大為震驚。
  • 4:13 - 4:15
    不敢置信,說謊已蔚然成風。
  • 4:15 - 4:17
    本質上,我們是反對說謊。
  • 4:17 - 4:19
    但若你仔細瞧,
  • 4:19 - 4:21
    情節著實撲朔迷離。
  • 4:21 - 4:24
    我們對陌生人說的謊比對工作伙伴說的還多。
  • 4:24 - 4:28
    外向者說的謊言多於內向者。
  • 4:28 - 4:31
    男人談論自己時撒的謊是
  • 4:31 - 4:33
    談論他人時的八倍多。
  • 4:33 - 4:36
    女人說謊大多為了保護他人。
  • 4:36 - 4:39
    若你們是一對普通的已婚夫婦,
  • 4:39 - 4:41
    你會對你的配偶撒謊,
  • 4:41 - 4:43
    每十次的交流就有一次。
  • 4:43 - 4:45
    現在你也許認為那不好。
  • 4:45 - 4:47
    若你未婚,則數字掉至三次有一次。
  • 4:47 - 4:49
    說謊是複雜糾結的。
  • 4:49 - 4:52
    人們以之編造出我們每日生活、買賣交易的基本結構。
  • 4:52 - 4:54
    我們對於真相深感矛盾,
  • 4:54 - 4:56
    我們將其解讀成一種『需要基礎』,
  • 4:56 - 4:58
    有時理由十分充分,
  • 4:58 - 5:01
    其他時候只因我們不了解我們生活的溝渠。
  • 5:01 - 5:03
    那是關於說謊的真相二。
  • 5:03 - 5:05
    我們反對說謊,
  • 5:05 - 5:07
    但我們又暗渡陳倉,
  • 5:07 - 5:09
    以我們的社會讚許的方式
  • 5:09 - 5:11
    存在已有好幾個世紀。
  • 5:11 - 5:13
    如呼吸一般的久遠。
  • 5:13 - 5:15
    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歷史的一部分。
  • 5:15 - 5:18
    想想但丁(Dante)、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 5:18 - 5:21
    《聖經》(Bible)、《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
  • 5:21 - 5:23
    (笑)
  • 5:23 - 5:25
    說謊對身為一物種的人類有演化的貢獻。
  • 5:25 - 5:27
    研究人員老早就已知
  • 5:27 - 5:29
    物種愈是聰明,
  • 5:29 - 5:31
    新皮質愈是大,
  • 5:31 - 5:33
    更可能難以捉摸。
  • 5:33 - 5:35
    你們也許記得Koko 。
  • 5:35 - 5:38
    有誰記得被教導手語的大猩猩Koko?
  • 5:38 - 5:41
    Koko被教導以手語溝通。
  • 5:41 - 5:43
    這是Koko和牠的小貓。
  • 5:43 - 5:46
    牠的嬌小玲瓏、毛茸茸的寵物貓。
  • 5:46 - 5:48
    Koko有次責備小寵物貓
  • 5:48 - 5:50
    把水槽從牆上給拆下來。
  • 5:50 - 5:52
    (笑)
  • 5:52 - 5:54
    我們生來即為群雄/賊之首,
  • 5:54 - 5:56
    這是真的真的很早就開始的行為。
  • 5:56 - 5:58
    有多早?
  • 5:58 - 6:00
    嗯,嬰兒假哭,
  • 6:00 - 6:02
    停一下,等著瞧誰會來搭理,
  • 6:02 - 6:04
    然後回頭繼續哭。
  • 6:04 - 6:06
    一歲學會隱瞞;
  • 6:06 - 6:08
    (笑)
  • 6:08 - 6:10
    兩歲學會裝模作樣;
  • 6:10 - 6:12
    五歲撒謊不臉紅,
  • 6:12 - 6:14
    他們巧妙的運用花言巧語;
  • 6:14 - 6:17
    九歲,掩飾能手;
  • 6:17 - 6:19
    到了進大學前,
  • 6:19 - 6:22
    每五次和母親的交流中,有一次你會對她撒謊。
  • 6:22 - 6:25
    到了進職場、掙錢養家,
  • 6:25 - 6:27
    我們進入了一個世界,充斥著
  • 6:27 - 6:29
    垃圾郵件、虛假的數位朋友
  • 6:29 - 6:31
    政黨媒體、
  • 6:31 - 6:33
    神通廣大的身份盜賊、
  • 6:33 - 6:35
    世界級騙局陰謀者(Ponzi schemers) 、
  • 6:35 - 6:37
    一種欺騙流行病──
  • 6:37 - 6:39
    簡而言之,某位作家稱其為
  • 6:39 - 6:42
    後真相社會。
  • 6:42 - 6:44
    長久以來
  • 6:44 - 6:47
    一直令人困或不解。
  • 6:48 - 6:50
    你能做什麼呢?
  • 6:50 - 6:52
    我們可以採取這些步驟
  • 6:52 - 6:54
    引領我們走出泥淖的明路。
  • 6:54 - 6:57
    受過訓的識破謊言者有百分之九十的時候,能獲得真相。
  • 6:57 - 7:00
    我們則只有54%的準確度。
  • 7:00 - 7:02
    為何容易學呢?
  • 7:02 - 7:05
    有擅長說謊的人和蹩腳的編謊者;沒有誰是真正的謊言原創者。
  • 7:05 - 7:08
    我們都犯同樣的錯誤;我們都使用同樣的伎倆。
  • 7:08 - 7:10
    那麼,我打算做什麼呢......
  • 7:10 - 7:12
    我要讓你們看兩種欺騙的模式。
  • 7:12 - 7:15
    然後我們來檢視這些關鍵跡象(hot spots)並看看我們自己能否找出關鍵跡象。
  • 7:15 - 7:18
    我們先來看這段演說。
  • 7:18 - 7:20
    (影視)比爾‧克林頓:「我要你們聽我說。
  • 7:20 - 7:22
    我要再次重申
  • 7:22 - 7:25
    我沒有和那女人,
  • 7:25 - 7:29
    Lewinsky小姐發生性關係。
  • 7:29 - 7:31
    我從未教唆任何人說謊,
  • 7:31 - 7:33
    一次也沒有;從未。
  • 7:33 - 7:36
    這些是子虛烏有的指控。
  • 7:36 - 7:38
    我必須回到崗位為美國人民工作了。
  • 7:38 - 7:40
    謝謝。」
  • 7:43 - 7:46
    Pamela Meyer:好,什麼是洩漏內情的訊號?
  • 7:46 - 7:50
    我們聽到所謂的非縮寫式的否認。
  • 7:50 - 7:53
    研究顯示,人們過度堅決否認
  • 7:53 - 7:56
    會採取正式的語言而不是非正式的語言。
  • 7:56 - 7:59
    我們也聽到了疏離語言:『那女人』。
  • 7:59 - 8:01
    我們知道說謊者會下意識地讓自己疏離
  • 8:01 - 8:03
    與自己相關的對象,
  • 8:03 - 8:06
    以語言作為他們的工具。
  • 8:06 - 8:09
    若比爾‧柯林頓說了:「嗯,說真的......」
  • 8:09 - 8:11
    或李察‧尼克森的最愛:「坦白說......」
  • 8:11 - 8:13
    他早會洩漏真相
  • 8:13 - 8:15
    給任何辨識謊言者,其明白
  • 8:15 - 8:18
    修飾語言,正如其名,像那類的修飾語言
  • 8:18 - 8:20
    敗壞對象的聲譽。
  • 8:20 - 8:23
    若言談中,他持續重覆問題
  • 8:23 - 8:27
    或者若他的描述格外交代細節──
  • 8:27 - 8:29
    我們十分欣然他沒那樣做──
  • 8:29 - 8:31
    他就會進一步的自毁聲譽/自取其辱。
  • 8:31 - 8:33
    佛洛伊德說的好。
  • 8:33 - 8:36
    佛洛伊德說:「瞧,有更多言詞外的蛛絲馬跡:
  • 8:36 - 8:39
    『凡人守不住袐密。
  • 8:39 - 8:42
    若其雙唇緘默,他的手指喋喋不休。』」
  • 8:42 - 8:45
    無論你是何方神聖,你也會這麼做。
  • 8:45 - 8:47
    我們都以手指在交談
  • 8:47 - 8:50
    我要讓你看看Dominique Strauss-Kahn(前IMF總裁)和歐巴馬
  • 8:50 - 8:53
    歐巴馬的指尖正嘮叨不停。
  • 8:53 - 8:56
    (笑)
  • 8:56 - 8:59
    這正是我們接著要探討的模式,
  • 8:59 - 9:02
    所謂『身體語言』。
  • 9:02 - 9:05
    對於『身體語言』,你必須這麼做:
  • 9:05 - 9:08
    請先將你的預設想法放置一旁。
  • 9:08 - 9:10
    讓科學稍稍更新你的知識。
  • 9:10 - 9:13
    因為我們認為說謊者往往焦躁不安
  • 9:13 - 9:16
    猜怎麼著! 據了解,當他們撒謊時,上半身是僵硬的。
  • 9:16 - 9:19
    我們認為說謊者不會看著你的雙眼。
  • 9:19 - 9:21
    你們知道嗎?!他們過度直視你的雙眼
  • 9:21 - 9:23
    只為讓謊言更具說服力。
  • 9:23 - 9:25
    我們認為熱情和微笑
  • 9:25 - 9:27
    傳達誠實和真誠。
  • 9:27 - 9:29
    但一個受過訓的識謊者
  • 9:29 - 9:31
    大老遠能認出虛情假意的微笑。
  • 9:31 - 9:34
    你們會辨識虛情假意的微笑嗎?
  • 9:35 - 9:37
    你能有意識的牽動
  • 9:37 - 9:40
    你臉部雙頰的肌肉。
  • 9:40 - 9:43
    但真正的笑肌在眼中,眼部的魚尾紋,
  • 9:43 - 9:45
    它們不會有意識地收縮,
  • 9:45 - 9:47
    特別是你過分施打肉毒桿菌(Botox)。
  • 9:47 - 9:50
    別過分施打肉毒桿菌,沒有人會認為你是誠實的。
  • 9:50 - 9:52
    現在我們來看看關鍵跡象(hot spots)。
  • 9:52 - 9:54
    你們能辨識出在對話中發生了什麼事嗎?
  • 9:54 - 9:57
    你能開始發現關鍵跡象、
  • 9:57 - 9:59
    找出差異之處,
  • 9:59 - 10:01
    從某人的言談或行動之中嗎?
  • 10:01 - 10:03
    我知道這顯而易見,
  • 10:03 - 10:05
    但當你與某個
  • 10:05 - 10:08
    你懷疑其行騙的人交談,
  • 10:08 - 10:11
    態度無疑是最常受忽視,但卻是顯著指標。
  • 10:11 - 10:13
    誠實的人會協同合作。
  • 10:13 - 10:15
    他們會表明他們與你同在、
  • 10:15 - 10:17
    他們古道熱腸、
  • 10:17 - 10:19
    他們願意幫助你發現真象、
  • 10:19 - 10:22
    他們願意提出妙計、指出嫌疑犯、
  • 10:22 - 10:24
    提供細節。
  • 10:24 - 10:26
    他們會說:「嘿!
  • 10:26 - 10:29
    也許是那些在職人員偽造那些支票。」
  • 10:29 - 10:32
    若他們感受到不實指控,他們將勃然大怒
  • 10:32 - 10:34
    在整個面談的過程,不只是一怒作罷;
  • 10:34 - 10:37
    在整個面談的過程,他們會勃然大怒。
  • 10:37 - 10:39
    若你問某個誠實的人
  • 10:39 - 10:42
    該拿那偽造支票的人怎辦,
  • 10:42 - 10:44
    一個誠實的人更為可能
  • 10:44 - 10:48
    提議嚴厲而非寬大的懲治。
  • 10:48 - 10:50
    假如說你和某個欺騙者
  • 10:50 - 10:52
    有同樣的對話。
  • 10:52 - 10:54
    那人可能沈默寡言、
  • 10:54 - 10:56
    目光朝下、聲音壓低
  • 10:56 - 10:58
    停頓、有點反覆無常。
  • 10:58 - 11:00
    請某個欺騙者陳述事情
  • 11:00 - 11:03
    他們會加入過多繁瑣的細節
  • 11:03 - 11:06
    各式各樣且無關緊要。
  • 11:06 - 11:09
    而且他們的故事情節有嚴謹的發生時間先後。
  • 11:09 - 11:11
    一個受過訓練的訊問者的作法會是
  • 11:11 - 11:13
    他們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
  • 11:13 - 11:15
    數個小時的面談過程,
  • 11:15 - 11:18
    他們會要求那人將故事倒著說
  • 11:18 - 11:20
    接著他們盯著那些人,令其侷促不安,
  • 11:20 - 11:23
    追問那些聽來欺騙意味濃厚的疑點。
  • 11:23 - 11:26
    為何他們如此做?我們都做相同的事。
  • 11:26 - 11:28
    我們排練要說的話,
  • 11:28 - 11:30
    但我們鮮少排演我們的姿態。
  • 11:30 - 11:32
    我們說『是』;我們搖頭說『不』。
  • 11:32 - 11:35
    我們說非常有說服力的故事;我們微微聳肩。
  • 11:35 - 11:37
    我們犯下可怕的罪行;
  • 11:37 - 11:40
    我們卻微笑著,一派輕鬆地脫身。
  • 11:40 - 11:43
    在這行,『微笑』之盛名為『欺騙之快感』
  • 11:43 - 11:46
    我們會在接著的數支影片看到它。
  • 11:46 - 11:48
    但我們會開始......,由於你們中有人不認識他,
  • 11:48 - 11:51
    這是總統候選人約翰‧愛得華(John Edwards),
  • 11:51 - 11:54
    他未婚有一子震驚全美。
  • 11:54 - 11:57
    我們來看看他談親子鑑定。
  • 11:57 - 11:59
    看是否你們能發現
  • 11:59 - 12:01
    他說『是』卻又搖頭『不』;
  • 12:01 - 12:03
    稍微聳動其肩膀。
  • 12:03 - 12:05
    (影視)約翰‧愛得華:「我會樂意參與測試。
  • 12:05 - 12:08
    我知道這孩子不可能會是我的,
  • 12:08 - 12:10
    因為這事件發生的時機。
  • 12:10 - 12:12
    我知道不可能。
  • 12:12 - 12:14
    樂意接受親子鑑定。
  • 12:14 - 12:16
    樂見其成。」
  • 12:16 - 12:19
    訪問者:「你會快快接受測試吧?有某人......」
  • 12:19 - 12:22
    約翰‧愛得華:「嗯,我是唯一的一方。我是測試的唯一一方。
  • 12:22 - 12:25
    但我高興參與測試。」
  • 12:25 - 12:27
    潘蜜拉:好,這些搖動是極其容易辨識
  • 12:27 - 12:29
    一旦你明白要找出它們的話。
  • 12:29 - 12:31
    有好多次,好多時候
  • 12:31 - 12:33
    當某個人做一個表情時
  • 12:33 - 12:36
    同時掩飾另一個表情,只是在瞬間有一絲藏不住。
  • 12:37 - 12:39
    殺人犯為人所知會流露出悲傷。
  • 12:39 - 12:41
    你新合夥事業夥伴也許和你握手、
  • 12:41 - 12:43
    慶祝、在外共進晚餐,
  • 12:43 - 12:46
    然後流露出生氣的表情。
  • 12:46 - 12:49
    我們不會一夜成為面部表情專家,
  • 12:49 - 12:52
    但我可以教你們一招險招且易學,
  • 12:52 - 12:55
    那就輕視的表情。
  • 12:55 - 12:58
    有兩個人在一場勢均力敵的競賽,火藥味十足。
  • 12:58 - 13:00
    這種競爭仍然是種健康的關係。
  • 13:00 - 13:02
    但當生氣轉為蔑視,
  • 13:02 - 13:04
    一方就已被迫退場。
  • 13:04 - 13:06
    這與道德優越感有關。
  • 13:06 - 13:09
    正因如此,很難再恢復。
  • 13:09 - 13:11
    它看起來像這樣。
  • 13:11 - 13:13
    它的特點是一邊唇角
  • 13:13 - 13:15
    上揚內縮。
  • 13:15 - 13:18
    是唯一不對稱的表情。
  • 13:18 - 13:20
    這存有輕蔑的意味,
  • 13:20 - 13:22
    是不是有欺騙行為在後──
  • 13:22 - 13:24
    並不一定會如此──
  • 13:24 - 13:26
    看著其他的地方,走另一個方向,
  • 13:26 - 13:28
    重新思考提議,
  • 13:28 - 13:32
    說:「不,謝了。我不勝酒力,睡意來囉。謝謝你!」
  • 13:32 - 13:34
    科學已揭開
  • 13:34 - 13:36
    許許多多又更多的指標。
  • 13:36 - 13:38
    我們知道,舉例來說,
  • 13:38 - 13:40
    我們知道說謊者會改變眨眼的速度,
  • 13:40 - 13:42
    雙腳朝著出口,隨時作好逃生準備。
  • 13:42 - 13:44
    他們會拿障礙物、
  • 13:44 - 13:47
    把障礙擺放在他們自己和面談的人之間。
  • 13:47 - 13:49
    他們會改變聲調,
  • 13:49 - 13:52
    往往是壓低聲調。
  • 13:52 - 13:54
    而這是對策。
  • 13:54 - 13:57
    這些舉止態度只是舉止態度,
  • 13:57 - 13:59
    這些不是欺騙的證明。
  • 13:59 - 14:01
    這些是警示紅旗。
  • 14:01 - 14:03
    我們是人類。
  • 14:03 - 14:06
    我們到處製造假象,成天裝腔作勢。
  • 14:06 - 14:08
    它們本身不具任何意思或意味著什麼。
  • 14:08 - 14:11
    但若把看這些行為串起來看,就成了個人發出的訊息。
  • 14:11 - 14:14
    注視、耹聽、刺探、問些犀厲的問題,
  • 14:14 - 14:17
    拋開舒適自在的交談模式,
  • 14:17 - 14:20
    改以好奇的交談模式,問更多的問題,
  • 14:20 - 14:23
    態度莊重,以親和力對待和你談話的人。
  • 14:23 - 14:26
    不要嘗試像影集《法網遊龍》(Law & Order)或其他電視劇裡的家屬那樣
  • 14:26 - 14:28
    使談話的對象屈打成招。
  • 14:28 - 14:31
    不要太挑釁,這樣沒效。
  • 14:31 - 14:33
    我們已談了一些
  • 14:33 - 14:35
    關於如何與謊言假面交談
  • 14:35 - 14:37
    識破謊言。
  • 14:37 - 14:40
    如我開頭說的,我們要來看看真實的樣貌為何。
  • 14:40 - 14:42
    我打算讓你們看兩支錄影
  • 14:42 - 14:45
    兩個母親──一個在說謊,一個說真話。
  • 14:45 - 14:47
    這些是由加洲研究者
  • 14:47 - 14:49
    David Matsumoto 所公開的。
  • 14:49 - 14:51
    我認為它們是很棒的例子
  • 14:51 - 14:53
    呈現事實的樣貌。
  • 14:53 - 14:55
    這位媽媽Diane Downs
  • 14:55 - 14:57
    近距離射擊她的小孩,
  • 14:57 - 14:59
    開車送他們去醫院的同時
  • 14:59 - 15:01
    他們血流遍染車子,
  • 15:01 - 15:03
    聲稱一個頭髮散亂的陌生人幹的。
  • 15:03 - 15:05
    你們在片中會看到
  • 15:05 - 15:07
    她甚至無法假裝出悲痛萬分的為人母的樣子。
  • 15:07 - 15:09
    在這兒你要找出的是
  • 15:09 - 15:11
    一個極端的矛盾之處──
  • 15:11 - 15:13
    她描述的恐怖駭人的事故
  • 15:13 - 15:15
    和她極其冷酷的外表之不恰當。
  • 15:15 - 15:18
    若你仔細瞧,你會看到『欺騙之快感』慣穿整個錄影。
  • 15:18 - 15:20
    (影視)Diane Downs:「夜裡我闔眼
  • 15:20 - 15:23
    我依晰可見克利斯汀向我伸出她的手,在我開車時
  • 15:23 - 15:26
    而且血不斷的從她的嘴流出。
  • 15:26 - 15:28
    而一切──也許將隨時間而淡化──
  • 15:28 - 15:30
    但我可不這麼認為。
  • 15:30 - 15:33
    那令我十分困擾。」
  • 15:40 - 15:42
    潘蜜拉:我要讓你們看另一支影片
  • 15:42 - 15:44
    內容是一位傷心欲絶的母親Erin Runnion
  • 15:44 - 15:48
    在法庭上面對她女兒的謀殺和折磨。
  • 15:48 - 15:50
    在這兒你會看到絲毫不虛假的情緒
  • 15:50 - 15:53
    正是一位母親痛苦的真實表白。
  • 15:53 - 15:55
    (影視)Erin Runnion :「在那夜的第三週年,我寫下這篇陳述
  • 15:55 - 15:57
    那夜你奪走我的寶貝;
  • 15:57 - 15:59
    你傷害她;
  • 15:59 - 16:01
    你毀滅她;
  • 16:01 - 16:05
    你讓她害怕的要命直到她心臟停止。
  • 16:05 - 16:08
    而她反抗,我知道她努力與你拼搏。
  • 16:08 - 16:10
    然而我知道她盯著你
  • 16:10 - 16:12
    以那雙驚愕的/漂亮的棕色眼睛盯著你,
  • 16:12 - 16:15
    而你仍下毒手。
  • 16:15 - 16:17
    我不理解,
  • 16:17 - 16:20
    我將永不。」
  • 16:20 - 16:24
    潘蜜拉:這些情緒的真實無庸致疑。
  • 16:24 - 16:27
    以實相為中心的科技
  • 16:27 - 16:30
    日新月異──真相的科學。
  • 16:30 - 16:32
    打個比方,我們知道
  • 16:32 - 16:35
    我們現在有了專業的眼球追蹤器和紅外線腦部掃瞄,
  • 16:35 - 16:38
    核磁共振造影,來解碼我們身體釋放的訊號,
  • 16:38 - 16:40
    當我們企圖欺騙時。
  • 16:40 - 16:43
    這些科技即將上市,
  • 16:43 - 16:45
    為解欺騙的萬靈丹,
  • 16:45 - 16:48
    終有一日它們會證明是出奇的有用。
  • 16:48 - 16:50
    但同時你必須自問:
  • 16:50 - 16:52
    你要誰在會面時,在你這一方
  • 16:52 - 16:55
    是受訓以獲得實相的某個人
  • 16:55 - 16:57
    或打算拖著400磅的電腦圖儀入門
  • 16:57 - 16:59
    的某人呢?
  • 16:59 - 17:03
    謊言辨識者依據『人性工具』作判斷。
  • 17:03 - 17:05
    他們知道,如某人曾說過,
  • 17:05 - 17:07
    「人格是在黑暗中的你。」
  • 17:07 - 17:09
    有點有趣的事是
  • 17:09 - 17:11
    今日我們有微乎其微的黑暗。
  • 17:11 - 17:14
    我們的世界一天24小時亮著,
  • 17:14 - 17:16
    它是透明的,
  • 17:16 - 17:18
    因部落格和社群網絡
  • 17:18 - 17:20
    傳播全新世代的人們的議論
  • 17:20 - 17:23
    他們已選擇公開他們的生活來過日子,
  • 17:23 - 17:27
    那是一個更為紛擾的世界。
  • 17:27 - 17:29
    我們有一項挑戰,
  • 17:29 - 17:31
    是牢記
  • 17:31 - 17:34
    過度分享,不是誠實。
  • 17:34 - 17:36
    狂熱的『特推』和發送短訊
  • 17:36 - 17:38
    會蒙蔽我們看清事實
  • 17:38 - 17:41
    人類道德禮儀的精妙之處──人格正直──
  • 17:41 - 17:44
    依舊是重要;永遠是受重視的。
  • 17:44 - 17:46
    所以在這個更為嘈雜的世界
  • 17:46 - 17:48
    對我們而言,
  • 17:48 - 17:50
    多一點更明確表明
  • 17:50 - 17:53
    我們的道德規範是合理的。
  • 17:53 - 17:55
    當你結合辨識詐欺的科學
  • 17:55 - 17:57
    和望聞的藝術,
  • 17:57 - 18:00
    你免除了自己成為謊言共犯。
  • 18:00 - 18:02
    你開始踏上了這條
  • 18:02 - 18:04
    只要更為直截了當、明確清楚的路徑,
  • 18:04 - 18:06
    因為你對週圍的人發出訊號,
  • 18:06 - 18:09
    你們說:「嘿!我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 18:09 - 18:11
    將會是一個真誠的世界。
  • 18:11 - 18:13
    我的世界會是一個真相威力無敵,
  • 18:13 - 18:16
    而謊言無所遁形,天地不容。」
  • 18:16 - 18:18
    當你這樣做,
  • 18:18 - 18:21
    你周遭開始會稍稍改變立場。
  • 18:21 - 18:24
    而這是事實,謝謝你們。
  • 18:24 - 18:29
    (掌聲)
Title:
Pamela Meyer: 識破謊言的假面
Speaker:
Pamela Meyer
Description:

在任何特定的日子,我們受騙的次數起碼有10到200次,這些謊言的線索,可說是不露痕跡且有違直覺。《破解謊言》的作者Pamela Meyer說明,那些受過訓練、能識破欺騙的人辨識詐欺所使用的技倆和『關鍵跡象(hotspots)』──而且她主張誠實是一個值得維持的價值。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8:30
Resa CC added a transl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