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物鏈的頂端向下:野化我們的世界 - 喬治.蒙比爾特
-
0:07 - 0:08我們都知道恐龍
-
0:08 - 0:10曾經遍地遨遊於這個星球。
-
0:11 - 0:12它們絕跡許久以後,
-
0:13 - 0:15我們統稱巨型動物(megafauna)的巨獸們
-
0:15 - 0:17才取而代之,遍佈各大洲。
-
0:18 - 0:22在美洲,如象般大的地懶
-
0:22 - 0:24用它們的手爪就能將大樹拔斷。
-
0:24 - 0:27跟棕熊一樣大的劍齒虎
-
0:27 - 0:28成群狩獵,
-
0:28 - 0:30但是它們仍非美洲短面熊的對手,
-
0:30 - 0:33後者以後腿直立有近乎 4 公尺高。
-
0:33 - 0:36它們驅趕劍齒虎,很可能是為了不讓
自己的獵物被捷足先登。 -
0:36 - 0:39還有如小型汽車般大的犰狳。
-
0:39 - 0:41身長 2.4 公尺的河貍。
-
0:41 - 0:44跟展翼寬達 8 公尺的鳥。
-
0:44 - 0:48然而,現今各地的巨型動物幾乎絕跡,
-
0:48 - 0:50多是人類獵殺所致。
-
0:50 - 0:54某些物種仍苟活在亞洲、非洲某處。
-
0:54 - 0:58其他的地方,往日巨獸的影響仍源遠流長。
-
0:59 - 1:02例如,大部分的樹木
能從樹幹斷裂之處重新發芽生長, -
1:02 - 1:05還能夠承受失去大量的樹皮,
-
1:05 - 1:08在斷裂、扭曲、或被踐踏後依然存活,
-
1:08 - 1:11這些功夫一部分是為了抵禦大象的蹂躪。
-
1:12 - 1:15美洲叉角羚能跑得如此之快
-
1:15 - 1:17因為這是有利於逃離美洲豹追捕的演化方向。
-
1:18 - 1:20倖存於滅絕的動物們活在一個幽靈生態:
-
1:20 - 1:22空有一身禦敵的好本領,
-
1:22 - 1:25然而掠食它們的物種,今已不復存。
-
1:25 - 1:28我們現今有一絲希望,讓那些幽靈動物復活:
-
1:28 - 1:31利用基因物質讓逝去的動物起死回生。
-
1:31 - 1:33例如,有個研究試圖利用
-
1:33 - 1:36冰凍的遺骸來複製長毛象。
-
1:37 - 1:38但是就算做不到,
-
1:38 - 1:42我們還是可以還原許多這世界
失去的生態系統。 -
1:43 - 1:46怎麼做呢?就利用那些廢棄的農場。
-
1:47 - 1:49隨著糧食市場的全球化,
-
1:49 - 1:51貧瘠的土地失去了競爭力。
-
1:52 - 1:57貧瘠的地方農民無法跟
有肥沃土地農作的人們競爭。 -
1:57 - 2:01結果,農作開始從許多地區消失,
-
2:01 - 2:03取而代之的是樹木的重生。
-
2:04 - 2:07一項估計宣稱
美國三分之二的土地 -
2:07 - 2:10曾經一度是森林,為了農作而被剷平,
-
2:10 - 2:11現在已再度林木叢生。
-
2:12 - 2:14另一項預測指出到 2030 年時,
-
2:14 - 2:16在歐洲會有與波蘭一樣大的土地
-
2:16 - 2:18將被農民閒置。
-
2:18 - 2:23所以,即使我們不能用 DNA
再生巨型地獺跟巨型犰狳, -
2:23 - 2:27我們還是可以讓熊、灰狼、美洲豹、
山貓、麋鹿、和美洲野牛 -
2:27 - 2:29回到它們原來生活的地方。
-
2:29 - 2:32某些動物能重塑它們的環境,
-
2:32 - 2:35創造其他生物也能發跡的條件。
-
2:35 - 2:401995年,灰狼再次被帶回到黃石國家公園時,
-
2:40 - 2:42牠們不久便讓整個生態系統大為改觀。
-
2:42 - 2:45牠們減少了過度繁殖的鹿的數量,
-
2:45 - 2:47草木因此有機會復甦。
-
2:47 - 2:50有些樹木僅僅六年內長高了五倍!
-
2:51 - 2:54當森林回復,鳴鳥也回來了。
-
2:54 - 2:58以樹為食的河貍多了好幾倍,
-
2:58 - 3:03而牠們的水壩變成了
水獺、麝鼠、鴨子、青蛙和魚兒們溫暖的家。 -
3:04 - 3:05灰狼吃掉土狼,
-
3:05 - 3:08讓兔子和老鼠得以增殖,
-
3:08 - 3:11提供更多食物給老鷹、黃鼠狼、
-
3:11 - 3:13狐狸、還有獾。
-
3:13 - 3:17禿鷹和烏鴉取食灰狼遺棄的腐屍。
-
3:17 - 3:21還有也吃野果的熊
又出現在復育的灌木叢間了。 -
3:21 - 3:26野牛的數目也逐漸增加,隨著牠們於
重現生機的森林間進食。 -
3:26 - 3:29灰狼呀,幾乎影響了生態的所有層面。
-
3:29 - 3:32這是個營養級聯(Trophic cascade)的例子:
-
3:32 - 3:34一個食物鏈頂端的改變,
-
3:34 - 3:37一路震盪到了底端,
-
3:37 - 3:38影響了所有的階層。
-
3:38 - 3:41發現營養級聯效應在生態系中無處不在
-
3:41 - 3:45可能是近半世紀以來最令人興奮的科學發現了。
-
3:46 - 3:47各種例證說明了生態系統之中
-
3:47 - 3:50只需一、兩種大型動物絕跡
-
3:50 - 3:54就會徹底變質、面目全非。
-
3:55 - 3:57世界各地,新興運動正在試著
-
3:57 - 3:59激起自然界的自癒能力
-
3:59 - 4:01透過稱為「野化」(rewilding)的方法。
-
4:02 - 4:04這意味著復原一些我們造成的破壞,
-
4:04 - 4:07協助我們驅走的生物重新扎根,
-
4:07 - 4:08然後我們不再干預。
-
4:09 - 4:12我們並不意圖 建立 一個 理想 的生態,
-
4:12 - 4:15去 製造出 荒地、熱帶雨林、或珊瑚礁。
-
4:15 - 4:19野化是要將重新引入生物至牠們適宜的棲地,
-
4:19 - 4:22任牠們互動,然後順其自然。
-
4:22 - 4:25但是非常重要的是,野化絕對不能
-
4:25 - 4:27用來作為把人類擠出這塊地的理由。
-
4:28 - 4:32它應該得到當地人的同意與熱誠後才能進行。
-
4:32 - 4:35試想!站在英格蘭的峭壁邊,
-
4:35 - 4:38看著抹香鯨攻擊一群鯡魚,
-
4:38 - 4:41猶如此情景在 18 世紀,時時在離海岸不遠處發生。
-
4:42 - 4:45只要設立禁止商業捕魚行為的海洋保護區
-
4:45 - 4:46前述景況就能重現。
-
4:47 - 4:49想像一個歐洲版本的塞倫蓋蒂生物保護區
(位於東非的大型野生動物保護區) -
4:49 - 4:51充滿了曾經在此生活的動物:
-
4:51 - 4:54河馬、犀牛、大象、土狼、和獅子。
-
4:55 - 4:57野化重新導入的
-
4:57 - 5:00除了絕跡的動物與植物外,
-
5:00 - 5:03還有一種稀有的東西叫做「希望」。
-
5:03 - 5:05它告訴我們生態的變化
-
5:05 - 5:08不必總是往變糟的方向上進行。
-
5:08 - 5:12清幽的春天後,依然會是狂野的夏天。
- Title:
- 從食物鏈的頂端向下:野化我們的世界 - 喬治.蒙比爾特
- Description:
-
附教學資料的影片: http://ed.ted.com/lessons/from-the-top-of-the-food-chain-down-rewilding-our-world-george-monbiot
我們的地球曾經處處住著巨型動物,牠們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大型狩獵者,在平衡我們的生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旦這些巨型動物消失,宛若骨牌,生態系的所有成員都將受害,我們稱這樣層層的影響為「營養級聯」(trophic cascade)。
而我們如何才能保持平衡呢?喬治.蒙比爾特建議用「野化」:把狼,獅子等狩獵者帶回食物鏈頂端 - 伴隨著令人驚奇的結果!
演說:喬治.蒙比爾特
動畫:阿維.奧弗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Ed
- Duration:
- 05:28
紀維 秦
0:00 美國以外的世界對customary units幾乎不太有感。幾乎是語言/語感的一部分我認為有需翻譯。
0:00 翻譯其他影片時我發現如果句與句之間完全連貫缺乏無字幕的空白一連串字幕迴轉壽司的閱讀體驗是很壓迫的。XD
所以只要一句意思終結了,在不壓縮到閱讀速度的合理範圍內我都會盡量留空。
神經心理學來講,可能有刷新注意力,使讀者更加沉浸於情境中的效果(純粹自以為)^^
0:17 sloth 是樹懶還是樹獺似乎不是唯一解。但考量到中文原本稱「獺」幾乎都是豚鼠樣、水棲或陸棲的食肉動物。而樹懶是吃草的樹棲。我提議還是不要混用。
0:32 原文to have driven的時態讓我很介意,意思究竟是單純熊趕走劍齒虎,還是熊給劍齒虎的狩獵行動搗亂。their prey 是虎還是熊的獵物也是問題--且認為是熊的,那就是競爭獵物的意思。
0:39 中文和英文欠缺合理一對一關係真是很頭大。beaver會被叫海狸,應該是日本人先搞錯,棲地明明就是北美的河流濕地,這名字多不科學XD
我住台灣,當然這些叫貍/狸的動物我只能在動物園看到。
0:58 這裡影片放腳印有誤導之嫌。意思應該是接續下文,指即使巨獸死了,其他生物對它們的存在的反應、的演化適應會留存到今日。
1:14 不好意思原譯句一直讓我想到瞬間變身超級賽亞人。還是忠實於演化緩慢的殘酷的現實的原理吧。
1:20 我推敲許久,但改善並不顯著。絕對不是想惡搞小李飛刀的歌詞。
1:51 elsewhere不翻也不影響理解,我是這麼覺得。
2:09 原句「現在已經再度林木叢生」無不好,只是寫詩的怪癖會讓我想刪掉一個字,只為了破壞掉這句 2-2-2-2-2,略嫌急促的句構。
2:23 超多種生物名要翻譯辛苦你了
2:42 你寫的花鹿令我無意間去查了Bambi是哪種鹿--White-tailed deer的幼鹿是有白斑的,就和班比一樣。不過(http://zh.wikipedia.org/wiki/黃石國家公園#動物群) 裡寫到的幾種鹿都沒有斑。再查發現中文一般說的花鹿是分布在亞洲。因此修改。
3:11 鼬獾只分部在東亞
3:29 trophic cascade似乎有定譯(中國)了。雖說你想的「食物鏈串流」譯法也別有韻味......會被誤會是超商物流業的專有名詞。
我是參考「狼群如何改變河流」(http://youtu.be/wwjjP77RZLk 跟這影片的大綱幾乎一樣,只是影像比較炫麗= =) 又,該片翻譯是強者級的。
級聯反應是生物化學術語來著,白話文是「一起事件,一層層引起後續更多更廣的效應」,中文實在沒有現成的說法。又像瀑布又像漣漪的東西是沒有的。只好期待哪天級聯這個用語的普及。
[英]3:45-3:53 這句原文的代名詞也亂七八糟,害我梳理很久才想通,但有一部分也是因為你原譯句整個誤解 :/
they是指discovery,各種營養級聯的例證。have lost (them)和retain them的them是指大型動物。from是配different的。
所以整句是在說失去和擁有大型動物的環境,表現有天壤之別。這麼簡單。老外囉嗦,都怪他。
4:08 這功能你知道嗎 *斜體* **粗體** ***粗斜體***
4:35 shoal一群。非shore。
4:46 他說imagine,所以應該是目前不存在的假想。應非你搜尋到的那個德國娛樂動物園(太小了,不登大雅,類似台灣的六福村動物園)。
5:07 GJ